首页 史官、史氏与南宋社会

四、悬念连连

字体:16+-

也就在史嵩之的当政时期,明州史氏家族经历挫落与转折,并由兴盛转向衰弱的历程。人所共知,历史上的每一个皇朝都有各自的个性,政治上变化多端,风起云涌,影响深刻,这里既有晋升的机会,也有遭贬责的可能。后人可以用自己的评价标准提出不同的意见,但不能以绝对的好与坏相区别,更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指手划脚。明州史氏家族的败落明显受着政局变化的影响。

南宋末年战争不断。自1235年蒙古军队出兵开始至1279年宋朝灭亡,近半个世纪,宋军与蒙军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宋与蒙古较宋与金的战争时间更长。南宋与蒙古的最后一次大战是在1274年,原因是宋朝拘留了蒙古派遣的使臣。1259年,贾似道入相,当时边防紧急,朝野震**,浙江绍兴与庆元(浙江宁波)等地已开始增筑城堡。但抗蒙前线指挥人员既无军事才能,又不敢与蒙古交兵。甚至有人还建议宋理宗干脆迁都四明(浙江宁波),以保平稳。

1260年(宋理宗景定元年,蒙古忽必烈中统元年)三月,忽必烈即帝位。以翰林侍读学士郝经为国信使使于宋,目的是索取岁币,“通国皆不知所谓和也”。[1]南宋掌权者贾似道一面排挤主战的史岩之、赵葵、徐敏之等人,一面下密令拘留郝经。

1261年七月,忽必烈以宋朝拘留使臣为名,下诏伐宋。忽必列在诏书中说:

朕即位之后,深以戟兵为念,故年前遣使于宋,以通和好。宋人不务远图,伺我小隙,反启边衅,东剽西掠,曾无宁日。朕今春还宫,诸大臣皆以举兵南伐为请,朕重以两国生灵之故,犹待信使还归。庶有悛心,以成和议,留而不至者,今又半载矣。往来之礼遽绝,侵扰之暴不已……“曲直之分,灼然可见”,“秋高马肥,水陆分道而进,以为问罪之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