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勇
何先生是我们老一辈历史学家的杰出代表,他的成就、他的为人,都体现了这一代人的最高水平。
何先生所处的时代,造就了以他为代表的这一代史学家。20世纪30年代,北京大学历史系(当时叫史学系)出现了一批像何先生这样的优秀毕业生。何先生是30年代最早毕业的,与他同时期的还有全汉昇、邓广铭、王树民等,集中在三四个班。到底是什么样的条件,能造就出这样一批杰出的学者?名师云集是一个主要的条件,另外,同学聚在一起谈论学术,培养起成为史学家的志气,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他们成长为史学大师的过程,是与当时中国大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的。到50年代,他们大都成为学术带头人了。而北大历史系在50年代正好也能把当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最优秀的史学工作者聚在一起。我们50年代毕业的一些学生也在那时任教,但却再也没能产生那样的大师,这与大环境有关系。我们今天在谈到选题时,肯定要谈到前人的成果,要做学术史。在做学术史时,我们发现在50年代至70年代学者们也在批判,但并非是我们现在讲的学术批判,而是政治批判,甚至一些人借助行政手段进行批判,当时的学者很少有人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批判,何先生有一度也是非常黯然、伤感。我想,我们如何才能使他们一直保持愉快的心情,进行他们的学术创作,为我们留下更多的精神产品?
何先生说他的成果很少,其实我觉得并不少,因为不一定多了就好。数量又多质量又好的学者极少,何先生的成果质量很高,用我们的行话讲,都是“干货”。我相信,如果我们的学术环境更好,何老先生的学术成果会更多。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治学环境。
何老先生对北大历史系非常关心,基本上有请必到。他并不仅仅信奉“三民主义”,他也坚持马克思主义,但他并不是教条地相信马克思主义,而是有自己的见解的。他认为我们是“主流派”,他自己不是“主流派”,应该坚持下去。我觉得我们应该尊重老前辈的见解,这也是我们学术创新一定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