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士不可以不弘毅——追忆何兹全先生

中国史学会贺信

字体:16+-

尊敬的何先生:

欣闻您的文集《何兹全文集》出版,谨向您及夫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由衷的敬意!文集的出版,是您一生心血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国史学界的盛事。相信这部皇皇巨著将对我国史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先生是今天中国史学界年事最高的史学大家,德高望重。先生从事学术研究已长达七十年,成就斐然,尤其在中国古代社会、寺院经济和汉唐兵制等研究领域,创获极多,赢得了国内外很高的学术声誉。与此同时,先生长期在高校执教,桃李满天下,为史学研究培育了众多后起之秀,同样功在学界。

先生的道德文章,人所敬仰。作为真诚的爱国者,您几十年如一日,淡泊明志,唯学术是尚。您以“择善而固执之”和“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作为自己读书做学问的座右铭,恰好反映了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谦虚谨慎,永不止步的人生风范与严谨的学风。今天先生以96岁的高龄,仍然笔耕不辍,不断推出新作,业已反映了这一点;而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的坚定信仰,则是更加令人钦佩。先生自接受马克思主义起,便始终坚持以唯物史观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不动摇。近些年来,先生在不同场合,曾反复强调这一点。在文集的“自序”中,先生又专门谈到了这一问题。您说:“辩证唯物史观,现在好像有点落后,不迎时了。但我仍坚持它。”“思想、理论、学问的存在,靠自身含有的生命力。有生命力的思想、理论,是打不倒、压不垮的。”“有生命力的思想、理论,可能在某种条件下不迎时了,一时低潮下去,但它仍会起来。辩证唯物史观,是有生命力的,我相信不久,它仍会‘迎时’起来。”在先生看来,“择善而固执之”与“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二者看似矛盾,实际是一种辩证思维。坚持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指导,不是为了好看,也不在于它是否行时,而在于它是真理,是有生命力的思想、理论。同时,这也并不影响我们接受新知,与时俱进。相信先生的此种见解,对于后辈后学,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