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士不可以不弘毅——追忆何兹全先生

何门问学

字体:16+-

忆何兹全师最后的日子

陈琳国

我们的恩师、著名的历史学家何兹全先生离我们远去了。虽然事先已有预感,但我至今仍难以接受这个残忍的现实。大年初一我去给先生拜年时,看先生病情已沉重,初二病势转危。尽管我们祈盼奇迹的发生,然而先生还是抛下我们走了。

这些天,我在痛苦中回忆起先生最后日子的点点滴滴,更体会到先生高尚的情操和人格的光辉。2006年,先生、师母的唯一爱子、前北京大学副校长芳川兄病逝,两位老人痛彻心扉,精神上深受打击。师母思子心切不能自拔,一年多以后也随着芳川兄走了。耄耋之年的先生,接连遭此大变,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饭量大减,体态消瘦,不服老的他还是显出老态来了。听力更差了,他又不愿戴助听器;腿脚发软,站立行走不便,不久只能以轮椅代步。

先生曾经背着人失声恸哭,但在我们面前总是神色如常,把痛苦深藏在心底。我们不知怎么安慰他,干着急没有办法,唯恐他憋出病来。让我们欣慰的是,他每天依然坚强地读书看报,思维清晰,敏锐而又有条理,十分关注学界的状况,关心学院学科的发展,继续指导着博士生。他还主编历史学院的三套学术丛书:《中国中古社会和政治》、《中国上古社会和政治》和《中国近古社会和政治》。去年9月,《中国中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受到广泛好评。另外两套丛书也已付梓即将面世。可惜的是,先生不能亲自主持首发式了。

先生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思考史学研究与发展的大问题,并直率地发表看法。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曾经多次评论说,某人是经学家,但经学不等于史学;某人是小说家,但文学也不等于史学。虽然此类方法可能风行一时,此类学说也可能占据主流,但仔细推敲,是站不住脚的,而且误人不浅。虽然中国历来有文史不分家或是文史哲不分家及“六经皆史”的说法,但就史学来说,这是指文学、经学可以为史学研究、史学著作提供养分,是指不可忽视经学作为历史文献的作用;而不是把历史写成小说,所谓“大话”、“戏说”历史,或以经学研究、国学研究代替史学研究。体会先生的这些评论,实有深意存焉。不论把史学经学化,还是把史学文学化,根源都在于不重视包括考古发现在内的文献资料,不读书或不认真读书,或者读了书,但未能深入思考研究,停留在一知半解,还自以为是。更可怕的是,有些人甚至不要史实,不顾史实,任意解释,任意推断,说得花里胡哨,在那里“创造历史”,实则制造文化垃圾,误导社会大众,后果非常严重。这些评论正是直指当今学界“学术商业化”乃至导致社会风气不良的倾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遗憾的是,先生毕竟年事已高,没有把这些重要论断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