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学者从事中国民俗文化调查研究的人不少,除了前面提到的艾伯华,同时期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的学术活动是在1949年以前进行的,后来大都成了西方现代学界的第一代汉学家。1949年以后,由于政治环境的原因,他们的弟子大都在西方大学的研究院里跟他们学习中国学问,成为“图书馆里的汉学家”,也称“第二代”。20世纪60年代后,第二代汉学家到过台湾和香港,在那里实地接触了中国文化,但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他们没有机会到内地调查,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才得到改变。
与上一代学者不同,第二代汉学家从事中国学问研究,带有对西方殖民史的批判意识和反思态度,对中国上层文献与民俗文献的差异与联系也抱有更多的疑问,因此,他们的学术工作很接近中国民俗学。他们的工作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一人一地、形单影只地跑来跑去找资料,而是与中国同行合作开展田野调查。他们的调查区域,涉及华南、华北、西南和西北等多地区,所研究的资料,有家谱、谚语、说唱、戏曲、宝卷、笔记小说、地方志、村社碑文、宗教等多种形式,并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本节重点介绍其中有关中国民俗文化研究的著述,阐释现代中西学者研究民众文化的异同,并尽可能切合实际地对双方的理论价值做出估价。
一、民间戏曲和民间谚语研究[62]
欧达伟(R.David Arkush)是美国下层文化史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近年他围绕中国区域民间记录开展田野研究,成为美国历史学界与中国民俗学界对谈的第一人。
(一)确立知识的原则:定县秧歌
中国民俗学着自己把民俗学称为“历史科学”[63]。它接受人类文明进化秩序的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为指导,强调民俗观念与民俗事象的连续性。把握这种连续性在对民俗的发生、演变、性质、特征、功能的描述和论证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是它确立民俗科学知识的原则。西方历史科学的兴趣,在于人类科学社会所有行为的意义。它以分割历史的连续性为代价,以保持对象意义的现实价值。出身这一学术的下层文化史派,继承历史间断性的原则,并加以发展,使其达到使用于确立民众历史文化知识的形态。欧达伟的定县秧歌研究,体现了他提出和运用这一原则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