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流通本
此指民间传说过渡为其他通俗文学作品在社会各界广为流传的文本形态。妙善传说的流通本有笔记文学本、志怪文学本、宝卷文学本和小说文学本。
在中国这个文学大国中,将一个单一的传说资料与后世文学作品挂钩,一般习以为常。被概括为“文学化”,而已而已。杜德桥是从“写传说”的社会行为视角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他说:
必须立即指明的是,本研究所根据的是手稿与刊印的传本。但是这并不表示,流传至今可供我们研究的本子,或一般的写本,就代表了一完整无缺的整体,包容了妙善传说在中国发展的全部历程。正好相反,此一传说经由多种媒介在中国各阶层流传,而传述的人亦极不相同,其中有冷静审慎,自觉对其同侪学者负学术责任的朱弁,也有乡下人——西元一九四一年泽田瑞穗即在河北乡村从这些乡下人处获得他们那种极为特别的口传形式的妙善故事[82]。在这极端相异的两类之间,就是小说戏曲的作者,民谣的刊行者、宣唱传教的法师或尼姑、剧团演员、傀儡戏演者、卖唱者、说书人——他们在不同的目的与动机驱使下,将一个已经过时间考验的故事,重新塑造,传述给他们周围的人。我们将在下面仔细的探视各种不同的传播形式,因为本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一个故事的形成有其外在的环境,而在讨论此一故事时必须一方面不脱离其外在的环境,另一方面又能彰明其外在的环境。[83]
作者提示说,他把传说传承扩展到一般文学作品中,是利用了文学作品“一方面不脱离其外在的环境,另一方面又能彰明其外在的环境”的表现特点的。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彰明”的用意就是一种把深奥教旨和精英思想加以表层化的活动。在中国社会,有不同的社会集团,运用不同的媒体,参与了这种贯通上下的运作。在一定的阶段,在不经意间,这种运作还会产生一种合力,一举把妙善传说从水底抬到水面,让人人都能看见。过去学者所见所谈的,正是这个表层。他们也大都能抓住这一表征,去解释“传说经由多种媒介在中国各阶层流传”的特点。但作者似嫌不够,用他的观点说,学者还要利用表层化的现象,去寻找那些浮出水面的、怀有“不同的目的与动机”的社会成员,去描述他们“将一个已经时间考验的故事”文学表层化的社会活动。还要考虑到,与文学作品并行的,是“极为特别的口传形式的妙善故事”,在底层社会流传。不把这些囊括在内,就不能描述“传说在中国发展的全部历程”。这样,就应该注意文本传承的表层迹象与行为传承的表层迹象两项内容,去寻找到经由不经意的“行为”而使“文本”广为流通的中途模式。为此他强调:“我们必须将这些故事于传录时产生的变异迹象谨记于心”。[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