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志”一词,首见于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一书,也称“记录的民俗学”[1]。这一概念,吸收了国外民族志的理论,但主要是根据中国实际提出来的。它的对象很明确,指搜集、记录民俗资料的科学活动和对民俗资料的具体描述。钟敬文在其他一些著述中也谈到这个问题,在确立原则上,也都是通过这种建立民俗学搜集活动与传统国学联系的方式,赋予其民族理论形态的。更早些时候,他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的“民俗学”辞条中,已表达了这个思想。他认为,现代意义的民俗学产生于20世纪初,但民俗志活动的萌芽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又延续到现代社会,两者是可以衔接的。他说“中国历代学者积累了不少民俗资料,提出了某些见解。大约成书于先秦至西汉的《山海经》,记载了丰富的神话、宗教、民族、民间医药等古代民俗珍贵资料。东汉时期产生了专门讨论风俗的著作,如应劭的《风俗通义》。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专门记述地方风俗的著作,如晋代周处的《风土记》,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等。隋唐以来,全部或部分记录风俗习惯及民间文艺的书籍更多。但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俗学著作,却产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2]。在他看来,民俗志应是现代民俗学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它是一个客观存在,并非西方输入的东西,但从前不重视它,不能给予科学的认识。民俗学能够发现它,揭示它的文献系统,将之变为学问,所以两者是不能分开发展的。民俗学框架下的民俗志,不只是资料,还有搜集资料的原则和方法,从资料中提取的民众知识等,钟敬文对此都有论证。[3]
但是,扣紧了国学根脉,又使“民俗志”的指向偏重于书面民俗文献,并有对书面文献进行挖掘、清理和研究的长远目标。[4]这不是说它忽略现实生活中的口头资料,而是说它比较关注对这类口头资料的记录文字,并要求在掌握记录文字之后,对来自文献和田野的口头记录资料两者,开展对比考察和互证研究。钟敬文曾发表了数篇论文,创造了这种分析的个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