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民俗志的框架结构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田野作业的学术史及其发展现状、田野作业的过程模式理论、田野作业的特殊技术训练和田野作业个案选例。
第一部分,田野作业的学术史及其发展现状。在本书的开首,尝试在20世纪不同时期的“国际化”的环境内,根据我国民俗学田野作业发展的各阶段的实际,完成阐述民俗学田野作业学术史发展脉络的任务。主要以20世纪60年代和进入21世纪为界,以20世纪60年代之前,20世纪60年代之后,与21世纪全面全球化新时期为三个时段,将民俗学田野作业的学术史做了历史分野。在这一框架内,论述田野民俗志的学科地位、理论构架和操作方法,对50余年来从田野作业视角观察的中外民俗学研究思潮做系统梳理。这一理论构建,将在多元学术对话中比较,并在民俗学与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比较文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平台上展现,以体现民俗学田野作业本体研究与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密切联系和发展趋势。在这一部分中还强调,要发展和巩固中国民俗学田野作业的理论特色,就要抓住中国口头传统与历史文献的双料优势,将田野民俗志与文献民俗志一道建设。
第二部分,田野作业的过程模式理论。在上述框架之后,继续构建民俗学田野作业调查研究国家文化中具有主体性特质的那一部分民俗文化现象的学术思想体系生成过程框架。在这一框架中,以民众日常文化模式、民俗历史传承及其社会变迁为核心,对田野作业过程模式的性质和识别、田野关系、田野叙述、田野报告的写作策略等方面展开充分讨论。论述逻辑的出发点是把民俗学者放到民众中间去,让民俗学者在民俗社会环境中,建立学术资料系统,考察民众,也反观自己,在双方达成文化认同的前提下,返回理论层面,进行民俗文化话语和民俗传承元素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