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电影业在美国好莱坞电影大量倾销的压力下长期陷于危机,这使制片企业开始对法国青年低成本制作的电影感兴趣,资助青年人拍片。1959年24名青年人拍成了他们的第一部电影, 1960年又有43名青年人成为电影导演,使新浪潮电影达到顶峰。
法国新浪潮电影由三大流派组成,一是作为新浪潮核心的“电影手册”派;二是“左岸派电影”;三是“真实电影”。他们代表了世界电影新浪潮的到来。
一、“电影手册”派
新浪潮运动的理论来自安德烈·巴赞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电影手册》杂志创办于1951年。1955年起,一批赞成巴赞理论观点的青年,开始以《电影手册》为理论阵地,运用“作者论”方法,树立起新的评价标准。“电影手册”派成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主将,主要人物有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夏布罗尔等。
1.安德烈·巴赞
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 1918—1958),法国电影理论家,影评人。巴赞于1943年开始从事影评工作,后相继担任《法国银幕》《精神》和《观察家》等杂志的编辑, 20世纪50年代初创办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担任主编。他是法国新一代电影导演的精神领袖,为新浪潮电影奠定了理论基础,被称为“新浪潮精神之父”。在巴赞与《电影手册》的推动下,法国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了新浪潮运动。
巴赞的电影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四卷本的电影评论集《电影是什么?》里,他主张真实美学,反对唯美主义。巴赞推崇德·西卡的新现实主义的真实特点,认为影片的真正价值“在于不违事物本质,首先让事物以自为和自由的方式存在,以独特的个性热爱事物。德·西卡说,真实是我的姐妹,真实簇拥着德·西卡,……我们听到的是真正的现实语言,是唯有爱心才能够表达出来的不容置疑的话语。”[1]他又在《电影语言的演进》中指出:“影像———它的造型结构和在时间中的组合———拥有更丰富的手段反映现实,以内在方式修饰现实,因为它是以更大的真实性为依据的。”[2]巴赞以真实为电影的本质,创立了电影写实主义的完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