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国文学史(上册)

二、中世纪欧洲文学概况

字体:16+-

欧洲中世纪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在中世纪初期的文化沙漠中,只有教会文学和部分经过僧侣选择、加工过的早期英雄史诗点缀着文坛。

按其内容的性质,中世纪欧洲文学可分为教会文学和世俗文学两大类。

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是典型的),是在中世纪欧洲占据主导地位的“官方文学”,其主要作者乃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其创作意旨大都以《圣经》作为出发点和逻辑归宿,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拉丁文或希腊文。教会文学的体裁繁多,有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叙事诗、宗教戏剧等。教会文学大多取材于《圣经》,主要描写上帝万能、圣母奇迹、圣徒布道和信徒苦修等,以宣传宗教教义、鼓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为主。它把人的世俗生活说成是人类罪恶的根源,把那些殉道者、苦行僧树为典范。教会文学在艺术上多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隐喻的表现手法,并把这些形式和手法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准,从而构成了对欧洲文学的一种新拓展。

世俗文学是指教会文学之外的其他文学,主要有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城市文学等。

中世纪初期的英雄史诗称为前期英雄史诗,主要有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冰岛人的《埃达》和《萨迦》、芬兰人的《卡列瓦拉》等。如同荷马史诗一样,这些作品是氏族社会末期各民族口头创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主人公是氏族部落的英雄,主要描写他们为氏族部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和所进行的斗争,表现出浓郁的集体意识和英雄主义精神。后期英雄史诗与前期英雄史诗有所不同,一般是歌颂封建时代理想英雄人物的长篇作品,主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1080?)、西班牙的《熙德之歌》(1140?)、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1200?)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1185—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