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国文学史(上册)

二、《哈姆莱特》

字体:16+-

《哈姆莱特》(1601)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作,也是莎士比亚一生创作最高成就的体现。剧中丹麦王子为父复仇的故事取材于1200年的丹麦史。在莎士比亚之前,这个故事多次被人改编为当时流行的复仇剧,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则点铁成金,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推陈出新,成为欧洲戏剧史上的一大奇观。

《哈姆莱特》以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乃至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人”的觉醒的时代,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在“个性解放”的旗帜下“为所欲为”,是当时的一种时代风尚。这一方面带来的是思想的大解放,进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大发展;然而另一方面,尤其是到了文艺复兴的晚期,随之产生的是私欲的泛滥和社会的混乱。面对这样一个热情而又混乱的时代,时值中年的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湎于人文主义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更多地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隐患的深入思考,《哈姆莱特》正是他对当时充满隐患和混乱的社会的一种审美观照。

该剧一开始就描写了丹麦动乱不安的社会局面。人们普遍感到“世界的末日到了”。克劳狄斯为权势所**,私欲的洪水冲垮了理智的堤坝,以杀兄之暴行,夺取王位,霸占嫂嫂,又以奸诈的手段企图置王子哈姆莱特于死地。克劳狄斯是一个为欲火吞噬了仁慈之心的奸雄,一个贪婪的利己主义者,一个丧失了理性的冒险家。在克劳狄斯的周围,王后乔特鲁德在丈夫死后“两个月,便不顾当时禁止叔嫂通婚的道德约束,委身于克劳狄斯”,“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的衾被”。哈姆莱特昔日的朋友,有的也成了克劳狄斯的密探。大臣波洛涅斯趋炎附势,为了保护个人的既得利益,世故圆滑,毫无是非曲直之心。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欲火炎炎地窥视着丹麦的局势,随时准备夺取丹麦的王位,侵吞邻国的领土。一个为个人私欲所驱使的世界,自然会将上帝的仁爱踩在脚下。难怪哈姆莱特说,“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荒芜”“莠草”“牢狱”等,这些都告诉人们,失落了上帝,而魔鬼却活着,世界变成了“冷酷的人间”,变成了理性精神丧失的荒原。这样一个面临信仰危机的“颠倒混乱”的时代,正是文艺复兴后期英国乃至欧洲社会的真实写照。莎士比亚在剧中通过对“颠倒混乱”的人的生存环境的描绘,不仅揭露和批判了当时英国乃至欧洲的社会现实,而且指出了一味强调个性解放所带来的欲望放纵对社会和人的危害性;在对“颠倒混乱”的社会表现出深深忧虑的背后,流露着作者对理性、秩序以及新的道德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