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哀原名若望-巴蒂斯特·波克兰,是巴黎一位宫廷陈设商人(后买得“宫廷侍从”的称号成为穿袍贵族)的长子,10岁丧母。少时,外祖父常带他观看各种戏剧演出,这使他很早就生发了对戏剧的热爱。青少年时期,父亲希望他能传承家业或去做一个律师,因而送其入贵族学校读书,但执拗的儿子却一心一意要去当演员。1643年,顶着社会偏见和父亲的阻挠,莫里哀与志同道合者组织了“盛名剧团”。这个既缺乏经验更匮乏资金的剧团没多久便宣告失败,莫里哀为其负债被拘入狱。1645年,出狱后仍初衷不改的莫里哀加盟另一剧团,离开巴黎去法国外省做巡回演出,此一去便是13年。先是做演员,后来又成为编剧和剧团总监,这段履历不唯使莫里哀广泛接触到了底层民众的生活,确立了平民立场及民主自由的思想倾向,而且也使其对外省颇为流行的法国闹剧和意大利即兴喜剧有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奠定了他成为杰出喜剧家的坚实基础。
1658年,成为剧团领导人的莫里哀率团返回巴黎,在宫廷演出喜剧《多情的医生》(已佚)并获得成功。路易十四颁诏将罗浮宫小剧场给该剧团使用,莫里哀从此便定居巴黎。
莫里哀的戏剧生涯由此开始了一个全新的黄金时期,一系列优秀的剧作相继问世。他是剧团领导人兼编剧,同时又是主要演员,其作品的主人公大多由自己扮演。过于繁重、紧张的创造性工作损坏了他的身体。1673年2月17日,他带病参加《无病呻吟》的第四次演出时倒在舞台上,三小时后阖然长逝。
与古典主义悲剧喜欢从古代历史与文学中寻找素材不同,莫里哀的创作大多聚焦于当代,其返回巴黎后所写的第一部喜剧《可笑的女才子》(1659),即取材于现实。作品通过两个资产阶级女子附庸风雅的言行,既调侃了贵族阶级的所谓“典雅”生活,又讽刺了随风而动的一般市民东施效颦的丑态。秉承这种战斗精神,莫里哀又创作了《丈夫学堂》(1661)和《太太学堂》(1662)。这两部姊妹篇探讨的是女子教育和爱情婚姻问题。形式上,两部作品均符合古典主义“大喜剧”的要求:五幕诗体、遵守“三一律”。两者中更为成功的《太太学堂》乃是莫里哀性格喜剧的发端。此后其创作基本上都采用该剧中性格揭示和风俗描绘相结合的办法——抓住人物思想或性格中的一点加以强调和夸张而获得喜剧效果,而由于这种单一性格往往与人物所属阶级的某种特征相联系,因此单一性格便获得了丰厚的生活底蕴而呈现出鲜活的真实感。莫里哀的名作《伪君子》(亦译《答尔丢夫》1664—1669)便是此种性格喜剧中最成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