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年2月26日,雨果降生在靠近瑞士的贝藏松城。父亲是拿破仑麾下的一名高级军官,而母亲则是坚定的保皇党人。雨果小时候的政治倾向受母亲影响较大。少年雨果,天资聪颖,抱负远大,有“神童”之称:12岁开始写诗,14岁时已是一位“丰产的诗人”,15岁获法兰西学士院诗歌征文比赛大奖,此后又两度因诗作被国王路易十八赐予奖金。少年得志的雨果最崇拜的人是大诗人夏多布里昂,曾发誓“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事无成”。历史早已证明,雨果不但践行了自己年少时的宏愿,而更以其远为丰富多彩的人生和堪称丰饶浩瀚的创作超越了自己少时的文学偶像。1885年5月22日走完漫漫人生长路的诗人,安享了国丧的殊荣,巴黎200万民众为他送葬,他的灵柩被安葬在先贤祠。
19世纪20年代初,雨果的第一部诗集《颂歌与民谣集》问世。1826年,他与维尼、缪塞等浪漫派诗人组织第二文社。在自由主义思潮日益高涨的时代氛围中,25岁前后,诗人的社会政治立场由保皇主义明显转向自由主义,缅怀拿破仑武功的诗作《铜柱颂》(1827)就是表征之一。
浪漫主义在18世纪末发端于德国,其影响迅速波及英、法等欧洲诸国。19世纪初叶,法国文坛虽早就有夏多布里昂、斯达尔夫人、龚斯当等人写下不少浪漫主义作品,但在雨果正式步入文坛之前,由于古典主义文学传统在法国远比在英、德等国强大,加上拿破仑战争的影响,浪漫主义在法国事实上并没有真正得以确立。1827年,雨果发表了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剧本因不符合舞台演出要求而未能上演,但那篇“序言”却成了法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在《〈克伦威尔〉序》中,雨果提出了自己反对古典主义、主张浪漫主义的文学观。他明确指出:“浪漫主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序言还系统阐述了其浪漫主义的“对照原则”。雨果认为,“大自然就是永恒的双面像”,男女、善恶、忧喜、生死、爱恨、灵肉等无时无地不处于“普遍的对照”之中,“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与恶共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因此,新的艺术绝不能像古典主义那样将两者割裂开来,只表现崇高伟大而排斥平凡粗俗与滑稽丑怪。1829年,雨果创作了浪漫主义剧本《欧那尼》。剧本写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反抗国王的故事,充斥着浓郁的浪漫主义反叛精神。该剧于1830年2月25日的首演,引发了古典派与浪漫派的最终对决,而其连续数十场成功演出的盛况,则标志着浪漫主义在古典主义的故乡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雨果也因此名声大振,以青年才俊之身成为法兰西文坛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