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4月13日,贝克特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一个犹太家庭。1927年,他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翌年任巴黎乌尔姆师范学院英文教师,后成为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的秘书和朋友。1931年,他回到都柏林三一学院研究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著作,获硕士学位。1932年以后漫游欧洲大陆,并为先锋派杂志撰稿。1937年,他因厌恶爱尔兰的“神权政体、书报检查”制度,旅居法国巴黎。1941年因参加法国地下抵抗运动受到盖世太保的追捕,只得逃到普罗旺斯的一个小村庄当农业工人。战后,他曾短期回爱尔兰为十字会工作,后于1945年冬回到巴黎,用法文专事创作和翻译。
贝克特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发表诗歌、短篇小说和评论文章,在创作上深受乔伊斯和普鲁斯特意识流手法的影响。1930年发表英语诗作《魔镜》,1931年出版专著评论《普鲁斯特》。1937年定居法国后,在小说创作方面着力甚多,其中50年代初相继出版的长篇小说三部曲《马洛伊》(1951)、《马洛纳之死》(1951)和《无名的人》(1953)为其代表性成果。这些“反小说”多用内心独白的手法发掘人物的潜意识或无意识心理活动,充斥着怪诞、芜杂的细节,体现出悲观主义与虚无主义思想倾向,其意蕴与手法均预示了作家荒诞派戏剧创作的走向。
20世纪50年代以后,贝克特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戏剧创作方面。他的第一个剧本《等待戈多》于1953年在巴黎上演,其荒诞的形式和内容引起轰动。此后10多年间,他先后创作了《最后一局》(1957)、《倒下的人们》(1957)、《论被废弃的工作》(1957)、《最后一盘磁带》(1958)、《尸骸》(1959)、《哑剧Ⅱ》(1959)、《炭火》(1959)、《啊!美好的日子》(1961)、《歌词和乐谱》(1962)、《卡斯康多》(1963)、《喜剧》(1964),以及电影剧本《薄膜》(1965)、电视剧《迪斯·乔》(1968)等剧作。在以上这些作品中,较为重要的是《最后一局》与《啊!美好的日子》。独幕剧《最后一局》的主人公哈姆是个双目失明、以轮椅为伴的瘫痪者。他的父母双腿残废,只好待在各自的垃圾箱里,其仆人克洛夫则能站能走不能坐。他们生活在孤独、贫困、无聊和绝望中,等待着最后结局的到来。“完了,完了,是完了,就要完了,也许马上就要完了”,克洛夫这梦呓般的唠叨明确地告诉人们:生活就是痛苦与死亡的同义词。《啊!美好的日子》第一幕描写半截身子已经入土的老妇维妮,一边不断地摸索着牙膏、口红、眼镜等,一边说“啊!又是一个美好的日子”。第二幕,她已被土埋到脖子了,可仍在赞美“啊!又是一个美好的日子”。在剧中,这位麻木、自欺的老妇人“对自己倾诉内心的寂寞”,回忆“连自己都不明白、闹不清楚”的往事,古里古怪地唱着轻佻的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