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古日本文学
日本文学是进入封建社会后在汉文化的影响下萌芽、发展起来的。日本中古文学始于公元8世纪,到明治维新止,分为奈良、平安、镰仓和室町、江户四个时期。
奈良时期(710—794)是日本文学的开创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古事记》(712)、《日本书纪》(720)、《怀风藻》(751)和《万叶集》(760)。《古事记》是日本第一部书面文学著作,其中保存了一些神话传说、英雄故事和歌谣,兼具历史和文学性质。《怀风藻》是唯一一部保留至今的汉诗集。
奈良时期的诗歌比较发达。《万叶集》是日本最古老的和歌集,是日本民族文学的根源和典范。它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中国的《诗经》相当。全书20卷,收入和歌4516首,用借汉字表音或表意的“万叶假名”记录。诗集的作者上至天皇下到庶民,应有尽有。从表现形态上看,《万叶集》虽与中国文化——特别是汉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更多表现的却是“大和”民族的文化性格和风采。
平安时期(794—1192),这一时期正是日本历史上大贵族掌握皇室实权的“摄政关白时代”,文学基本上以贵族文学为主。这时创立的“假名”文字,推动了日本民族文学的发展。主要的文学形式有诗歌、散文和物语文学。
平安时期最突出的收获是物语文学(故事或传说的意思)。最早的物语文学《竹取物语》是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作品,标志着具有完整结构的日本短篇小说的形成。尤为引人瞩目的是,这一时期的日本文坛出现了一批有才华的贵族妇女作者。她们创作了许多基于个人生活体验的“随笔文学”和“日记文学”。女作家清少纳言的随笔《枕草子》成为散文文学的代表作品,它与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被誉为平安时期文学的“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