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国文学史(下册)

一、生平与创作

字体:16+-

波德莱尔于1821年4月9日出生在法国巴黎。他的父亲约瑟夫-弗朗莱瓦·波德莱尔出身富裕农家,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政府部门供职。作为老夫少妻的结晶,波德莱尔6岁时父亲去世,次年母亲改嫁。继父欧皮克上校后来擢升将军,在第二帝国时期被任命为法国驻西班牙大使。波德莱尔随家庭四处迁移,先后在里昂、巴黎读中学,他的希腊文、拉丁文和法文的成绩优异。他敏感、易激动,常常异想天开,有时又有些神秘和玩世不恭,是个才华出众却不守纪律的学生。继父不理解他的诗人气质和复杂心情,一心想把聪颖的波德莱尔培养成一个循规蹈矩的官场人物。波德莱尔难以忍受他的专制作风和高压手段,于是欧皮克便成为波德莱尔最憎恨的人,为此他甚至迁怒于自己的母亲。这种不正常的家庭关系,加重了波德莱尔的敏感,并使其很早就体会到了深重的孤独感。这样的童年记忆与少年体验,对其日后反叛的精神姿态与诗歌创作中反复出现“忧郁”的主题有直接影响。

1839年,波德莱尔因屡屡违反学校纪律而被巴黎路易大帝中学开除。同年,他通过了中学毕业会考。家庭希望他进入政界,但他却向往着“自由的生活”,声称要以写作为生。拒绝返回学校也拒绝父母工作安排的波德莱尔,浪迹于一群狂放不羁的文学青年之中,一边沉湎于声色犬马,一边专注于诗画文艺。是时,他大量涉猎古罗马末期作家的作品,着迷于他们颓废沮丧的情调;结识了巴尔扎克、雨果、戈蒂耶等作家,并开始给文艺报刊撰稿。1841年,继父为了让他脱离**的生活将他送到印度去,但船到中途他便登岸,在毛里求斯及留尼汪岛稍事停留后,于1842年又回到法国。这次另类的旅行让他领略了异域风光,丰富了想象力,并由此产生了一种神秘的渴望——这种神秘的渴望形成了他日后诗作中独有的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