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一、国粹 国学 国魂

字体:16+-

“国粹”、“国学”、“国魂”是国粹派借以文化运思最基本的概念。要理解国粹派的文化观,不能不对其内涵及其内在联系,首先作一番考察。

国粹一词虽传自日本,但如黄节所说,“名从主人,物从中国,吾有取于其义云尔”[1]。国粹派所讲的国粹,自然与日本不尽相同。然而,何谓“国粹”?国粹派对此并无统一的界定;但综观其主要代表人物的见解,约有三种层面的含义:

其一,广义上泛指中国的历史、文化。邓实《国粹学报发刊辞》说:“综百家之长,以观学术之会通……月出一编,颜曰国粹。”[2]是报主要内容,分为“社说”、“政篇”、“史篇”、“学篇”、“文篇”、“丛说”、“撰录”。“国粹”显然具有涵盖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广泛意义。章太炎说得更具体:“国粹”就是历史,“这个历史,是就广义说的,其中可以分为三项:一是语言文字,二是典章制度,三是人物事迹。”[3]但是,这是在强调忘却历史与文化的民族无自觉,“即为他民族凌轹,无以自存”[4]的意义上,将中国的历史文化认作“国粹”;包括章太炎在内,国粹派并不认为历史上的一切皆是“粹”。所以,章太炎说,“国粹诚未必皆是”,“义有是非,取是舍非者,主观之分;事有细大,举大而不遣细者,客观之分”[5]。在这里,“研求国粹”,便成了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代名词了。

其二,指中国文化的精华,即在“粹”的本来意义上,将“国粹”界定为适合现代中国需要不分中外的一切有益的文化。黄节对此一层面含义的表述,最为完整。

黄节力图从思辨的意义上,给国粹作出宏观的界定。他认为,不能拘泥于“一名、一论、一事、一物、一法、一命”,去界定国粹;应当从总体的把握上,去体认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他说:“发现于国体,输入于国界,蕴藏于国民之原质,具一种独立之思想者,国粹也;有优美而无粗觕,有壮旺而无稚弱,有开通而无锢蔽,为人群进化之脑髓者国粹也。”[6]“国粹”是助益民族进化、赋有生命活力的文化精华。它不是可供人摩挲的具体现成的历史遗物,而是如同弥漫于空气中的水分,溶解于水中的盐分一样,蕴含在中国漫漫的历史与文化的长河之中。这就决定了所谓“国粹保存”,不是对某种一成不变的传统事物的僵直固守;而是表现为对历史文化的一种缜密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即由“研究”而“区分”,由“区分”而“变化”,由“变化”而“致用”,最终达于“保存”。这犹如“天演家之择种留良”,“以研究为实施之因,而以保存为将来之果”。[7]“言国粹者,先研究而不先保存,其所以执果求因者,如是乃公例也。”[8]值得注意的是,黄节还特别强调指出,不能把“国粹”等同于“本我国之所有”。他以移植的嘉木焕然秀发为例说,新花异草“虽非前日之所有,而要之有是地然后有是华,不得谓非是地之华也。是故本我国之所有而适宜焉者国粹也,取外国之宜于我国而吾足以行焉者,亦国粹也”[9]。这就是说,“国粹”的本质在于“粹”,而非在于“国”,只要适于当今中国之用,无论是“发现于国体”即为本国所固有,抑或是“输入于国体”即为外国所输入,均可称之为“国粹”。这与十多年后,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所说的下面一段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是耐人寻味的:“吾人之于学术,只当论其是不是,不当论其古不古,只当论其粹不粹,不当论其国不国,以其无中外古今之别也。”[10]黄节的国粹论,透露着辩证法的气息,无疑是反映了清末国粹派的勃勃生气。这一点恰恰是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