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派既以复兴中国文化为己任,自然是痛感于传统文化的衰败。他们指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学术的衰弊。
国粹派认为,土地、人种构成一国的“质干”,“其学术则其神经也”[1]。所以,学术为立国之本,中国文化的衰弊,主要也就在于学鲜实用,学术湮没。其中,汉、宋学之无实无用,是其祸本:汉学满足于繁琐的考据,“攈摭细微,剿袭成说,丛脞无用”;宋学复空谈心性,“禅寂清谭,孤陋寡闻,闭聪塞明”。二者不仅无补于国事,且毒化了国学,不足称之为“学”。所以,“近三百年之天下,谓之适于无学之世可也”[2]。作为一国“神经”的学术既湮没不彰,中国文化岌岌可危,自然是无可掩饰的了。
其二,民智、民德、民力的低下。
在国粹派看来,一国文化的兴衰,还集中反映在国民的素质上。“必其民有文明之资性,而后享食文明之幸福,得保其迤演不替,其运弥长”[3]。如果说,学术的衰弊还仅限于士大夫阶层;那么,与西方相较,民智、民德、民力的普遍低下,则是在全体的意义上,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衰微。
文明社会的进化,不在“腕力”,而在“汽力”;不在“兵战”,而在“脑战”;不在少数贵族士大夫,而在多数之国民[4]。民智则国富而强,民愚则国贫而弱。泰西之民,“神智飞扬,精神充足”,“聪明智慧之民也”,所以“其社会之内,光华美丽,如锦如霞”;而泰东之民,“愚鲁顽顿,志识卑下,其德慧术智,远逊欧美”,所以“其社会之内,阴暗凄惨,愁云遍结”。西强而东弱,要在于“其一智一愚”。此种民智上的差距,从东西方士、农、工、商即学术与社会生产素质上最能反映出来:“彼以巧,而我以拙;彼士以科学,农以新器,工以汽机,商以计学;而我士以白卷大折,农以天时,工以手足,商以命运”。无怪乎,中西相遇数十年,言“兵战”、“农战”、“工战”、“商战”,中国无往而不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