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一、“夷六艺于古史”

字体:16+-

何谓“经”、“经书”?尽管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经学的规范,几千年来皓首穷经者不可胜数,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白虎通义》释“经”为“常”,即常道、不可更易的公例;《说文》训为直线,即“经”皆直言、真理。二者意相仿,都是为圣化《六经》而作牵强附会的引申。清末今文家更称《六经》为“万世教科书”,“经”与“经书”,仍不脱圣化。从总体上看,国粹派的共识,是要让神圣的经学,返璞归真,归于俗化。

章太炎与刘师培都认为,释“经”为“常”、“径”,是后人的引申,而非其原始的本义;但具体解说,各有不同。章说,“经本编丝缀属之称”[1]。古以竹简成书,不能不靠编丝缀属,经的原意就是用绳线贯联的意思。譬如,浮屠书称修多罗,直译为线,译义为经,也是因为它是借贝叶为书,故须用线连贯。章强调经的原意是指借丝绳编贯竹简成书的动态过程。刘师培则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强调“经”字是源于对治丝的借喻:“盖经字之义取象治丝。从丝为经,衡丝为纬,引申之则为组织之义”。上古“字”训为“饰”。学术借口耳相传,《六经》作为上古的书,为便于记诵,其文奇偶相生,声韵相协,“藻绘成章,有参伍错综之观”。古人缘是假治丝纵横喻其文为“经”。所以,用文言的古书皆称经,“以与鄙词示异”[2]。章、刘的具体解说虽有差异,但在根本上却是一致的:“经”字的本义,只在突出对古代书籍的形体和语言文字结构外在特征的直观描摹,并不蕴含如同后人所引申的褒扬的意义。

此种见解较之训“经”为“常”与“直”,不仅更加通俗、形象,而且注意到经书的出现,在历史上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刘师培认为,《六经》之名始于三代,但其起源甚古,至少可以溯到伏羲。伏羲仰观附察,首作八卦,“后圣有作,递有所增”,合为六十四卦,借以施政布令,备物利用,是为《易经》之始;太古之君,左史记言,右史记动,言为《尚书》,动为《春秋》,是为《书经》、《春秋经》之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歌谣必始于太古。虞夏以降,已有采诗之官,借诗歌以观民风,是为《诗经》之始;乐舞始于葛无,伏羲、神农皆有乐名。到黄帝时已发明六律五音之用。其后帝王易姓受命,均作乐示功。“音乐之技,代有兴作”,是为《乐经》之始;上古蒙昧,圣王既出,本习俗以定礼文。唐虞时,“以天地人为三礼,以吉凶军宾嘉为五礼”。降及夏殷,代有损益,是为《礼经》之始。不过,刘师培强调,《六经》虽然范围了上古学术,但其真正成篇,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特上古之六经,淆乱无序,未能荟萃成编,此古代之六经所由殊于周代之六经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