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第一章 晚清国粹派的崛起

字体:16+-

一、从“国粹”一词说起

“国粹二字,于古无征。”[1]“国粹”,这20世纪初年风行一时的新名词,本非中国所固有,而是舶之于日本。黄节在《国粹学社发起辞》中说:“国粹,日本之名辞也。吾国言之,其名辞已非国粹也。”[2]可见,晚清国粹派的出现,最初是受到了日本的影响。所以,日本的国粹思潮曾是怎样的一种社会思潮?它最早又于何时传入中国?这些显然都是研究晚清国粹派及其文化思想首先必须正视的问题。

日本的国粹思潮最初出现于明治中期,其缘起是对明治政府片面推行“欧化”政策的反拨。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迫使日本订立了不平等条约,从此日本也陷入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之后,日本政府即争取修改不平等条约;但它迎合西人关于日本“不开化”、“没有资格修改条约”的说法,力倡“欧化”、“洋化”,积极推行“欧化主义”的政策。外相井上馨的“名言”是:“要使我国化为欧洲的帝国,要使我国人化为欧洲的人民。”[3]在首相伊藤博文与外相井上馨倡导下,政府花了三年时间,于1883年在东京建成了一座专门用以接待外国客人的迎宾楼,取名“鹿鸣馆”。达官贵人于此举办化装舞会,花天酒地,沸反盈天,由是形成了一个“欧化”的“鹿鸣馆时代”。日本明治维新的主流,固然是主张学习西方、促进社会的近代化;但它在推进的过程中,又明显地出现了不顾国情,一味模仿西方文化的狂热倾向,以至于有人公然提倡改换日本人种,废除日本文字,改行罗马字母,鼓吹全盘西化。上述所谓“鹿鸣馆时代”,正是此种消极思潮泛滥的时期。这种情况引起了社会广泛的不满。1888年(明治21年),三宅雪岭、志贺重昂、井上丹了等人发起成立政教社,刊行《日本人》杂志,倡言“国粹保存”,以与之相抗。日本的国粹思潮便由是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