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作品起源论中,以下几种学说都倾向于认为文学的发生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至为密切。
(一)巫术说
巫术说的代表人物有英国民族、民俗学家爱德华·泰勒,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与中国晚清学者刘师培。
泰勒对巫术说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提出的“万物有灵观”。尽管在他的阐释中,“巫术”与“宗教”的边界有时还是难以厘清,但他确实已经认识到在“宗教”形成之前,原始人类另有一套“哲学”,并以此来认识自然,更试图借此来控制自然,这就是“巫术”。泰勒指出,虽然在文明人看来,巫术仅仅是一种建立在联想之上的难免愚钝的能力,但它作为原始社会的通用“哲学”,必然影响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文学的发生自然是属于人类活动的,因此巫术对文学发生的影响也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弗雷泽进入人类学研究是受到了泰勒的影响,但对于巫术,他显然有自己的理解。在弗雷泽的研究中,巫术是和巫师(或者说掌权者)绑定在一起的,通过他的阐释,巫术成了一种能凝聚权力的有力武器,在权力集中的过程中,某些阶层不必再为生存而挣扎,产生了对知识的追求,其中就包括文学。可见,巫术作为一种推动力量促进了文学的发生。
刘师培的《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题目就表明了观点。他以《说文解字》《周易》中对“祠”“祝”“巫”的解释都与“文词”相关为支撑,得出了“盖古代文词,恒施祈祀,故巫祝之职,文词特工”的结论,又结合《周礼》中记载的祝官职掌,联系祠祀的功用,最终证明“韵语之文,虽匪一体,综其大要,恒由祀礼而生”。
(二)劳动说
劳动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中国作家鲁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