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学者散文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但这一概念的表达直到清初才出现。“学者散文”最早由清代魏禧提出:“儒者之文沉以缓,才人之文扬以急,文人之文文胜其质,学者之文质胜其文。”[21]学者散文经过了长久的实践与积累,特别是从“五四”学者散文中汲取营养的基础上,在20世纪90年代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五四”时期的学者散文中,胡适的从容明快、林语堂的闲适幽默、周作人的平凡善美等无不为新时期学者散文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对象。“就20世纪两岸四地学者散文衍变发展的内在脉络言,我有自己的一个讲法。如果一定要对这个演讲有所描述,那主要就是两个准备期,一个消滞期,两个高峰期。”[22]其中的“两个高峰期”即五四时期和20世纪90年代,更有甚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学者散文“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的总体表现特征之一”[23]。
学者散文与其他类型散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学者”这一限定词。“学者”一词大凡有两种含义:一为做学问的人,二为在某一专业领域有一定造诣和成就的人。本文所谈“学者”之义,为第二种含义。学者散文,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学者所写的散文,或是如吴俊所言,为“学者型散文”。如同散文自身的定义,学者散文的定义和特征也众说纷纭。对学者散文进行理论探索较早的有余光中。他将散文创作类型分为四种,其中学者散文“包括抒情作品、幽默小品、游记、序文、传记、书评、论文等等,尤以融合情趣、智慧和学问的文章为主。它反映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心灵,往往令读者心旷神怡,既羡且敬”[24],涉及学者散文的内容、主题及特征等方面。随着学者散文创作热情的不断高涨,对其理论层面的探索也愈发引人注目。著名散文研究专家范培松认为:“所谓学者散文,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概念,但约定俗成确有它的特定内涵和品位,乃是指学者写的具有较高学养和品位的并对社会持有文明批评的抒情小品、文化小品、书斋小品和随笔等文。在港台一般称之为知性散文。”[25]喻大翔进一步指出:“学者散文,主要指百年来各门学科学者创作的,具有现代专业学者的价值取向、理性精神、思维特征、知识理想、话语方式和文体风格等质素的各类散文作品。”[26]对学者散文的内涵与形式提出了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