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评界说及其属性
孔子评《诗经》、司马迁评《离骚》、王国维评《红楼梦》、李长之评鲁迅等,都属于文学批评。无论是用言谈和演讲,还是论文和著述,文学批评都意味着对特定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史等文学现象作具体的分析、阐释和评价,包括对与这些文学现象相关的其他现象作具体分析和评价。
1.文学批评与文学活动
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中参与文学运动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学活动的参与要素,它具有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和舆论势力,批评家的观点会以各种方式为文学活动的各方面各环节所吸纳。对于某种文学潮流的兴衰而言,文学批评的作用至关重要。批评作为宣言书、论战文或宣判书,在文学运动或浪潮的演化过程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文学批评对读者的阅读和鉴赏具有指导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深入地感受和理解作品,而且可以帮助读者选择和鉴别作品,建构富有滋养的文学经典序列。对于个别作家而言,文学批评的作用更为明显。正是由于批评家的慧眼和发掘,一些作家得以从纷繁的文学世界中脱颖而出,其作品为世人欣赏。果戈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之于别林斯基,福克纳之于考利,罗伯-格里耶之于罗兰·巴特,前者原先都是默默无闻的新生小辈或全新叛逆,都是在当时批评家的鼓励、教益和提拔之下,得以成长起来的。
有几组概念值得区分。首先是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读者面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加以填补、创造或破解的种种活动的统称,通过接受,文学文本现实化,并产生审美效能和社会功用。文学批评是读者接受活动的一种形式或接受活动整体的一部分。一方面,文学批评具有文学接受的一般性质,必须建立在文学阅读和文学理解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文学批评又更看重其对文学作品的意义价值和文学现象变化的揭示与表达,更重视基于批评自身的立场基点和内在理路。其次是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一般来说,鉴赏注重对作品的情感参与和理解,实现作品的审美价值,因而更具审美享受意味,而批评更多地具有科学研究的意味,它要求从一定的理路和逻辑去感受、理解作品,并做出尽可能恰当的客观评价,从而实现作品的广泛社会价值(包括审美价值在内)。鉴赏是批评的基础,批评则不仅是鉴赏的提高,也是对鉴赏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