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理论新编(第4版)

四、文学风格与文化

字体:16+-

1.文学风格的时代变迁

所谓文学的时代风格,就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时代风格总是与个人特点纠结在一起的,但作为一种共性的概念,主要是指从历史和社会高度把握的、只属于这个时代而不属于其他时代的文学的总体特征。时代风格的形成,受时代情境和语境的影响,也离不开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风格的时代性差异也完全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这在一些跨世纪、跨时代的作家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当时代发生动**、革命、战乱、改朝换代的时候,或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出现重大的变革转型,都会使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作视野、艺术趣味乃至情调语调发生重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个体风格乃至群体作家风格的大转变。有学者认为,即便在20世纪西方,文学与文化也已在风格上发生巨大的变迁,出现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的变化。[1]

2.文学风格的民族特性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作家生活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能不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作家的风格必然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表现出民族性。风格总是这样那样反映民族文化的特点,而形成文学的民族风格。在好的文学译作中,尽管一民族的语言转换成另一民族的语言,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原作的民族特点,这是因为民族风格不仅见诸作品的语言,而且体现在一切方面,如题材、主题、气质和韵味,以及作品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3.文学风格的地域分布

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不能不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气息。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表现出地域性。风格总是这样或那样反映地域文化的特点,而形成文学的地域风格。清末民初学者刘师培作《南北文学不同论》,认为中国文学亦有南北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