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洗耳恭听:读懂音乐大师

伯格曼的萨拉邦德

字体:16+-

20世纪的电影导演,像英格玛·伯格曼这样有意识地运用音乐素材来加强作品表现力,甚至直接拿来诠释、在胶片里再现经典曲目的,极为罕见。音乐,构成了他的作品的重要元素。本文的立足点则在罗列其人与音乐文化的关系,以见出他的独特。某种程度上,伯格曼作品序列的两大主题—“上帝是否存在”和“家庭关系”就像交响乐的主副部两个主题一样,一直被他的作品群展开着、交织着、变奏着。

伯格曼的绝唱,完成于2003年的《萨拉邦德》,片名就借用了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里的萨拉邦德舞曲之父。影片其实是一出舞台化的十幕剧,讲离异30载的两个老人重逢的故事,另外还涉及老头和儿子、孙女的糟糕的亲情关系,那个即将离家报考音乐学院的孙女专攻大提琴,片里她有一段独奏,拉的就是巴赫“大无”的第五组里的第四段萨拉邦德,这一段孤漠与凄清的诉说,配合着“人与人的沟通只是一场幻梦”的影片主题。用电影表达人际关系疏离的导演多了去了,想到用巴赫淡然如清烟的旋律线条作陪衬来触动心弦的,只有伯格曼,这也见出了他的格调。

其实很久以前,这一段萨拉邦德就已经被伯格曼用过一回了,那是在1971年的《哭泣与耳语》中。那部片子,讲三姐妹里的两个给另一个送终的故事,生者与死者的关系颇为复杂,死者咽气后,两个生者走到门口,有一段突发的互诉衷肠的戏,伯格曼故意把她们的说话声隐去,画外音换成这段萨拉邦德,那简直是对所谓的手足之情的冷眼嘲讽和深深的怜悯。巴赫的器乐作品不像浪漫派,应该说本身的情绪并不外露,到伯格曼手里,它却成为一把锋利的闪着寒光的刀,直指现代人孤独无助的灵魂软肋,令人无计遁逃。他对巴赫作品青睐有加,显示了他的音乐修养,当然,也显示出巴赫的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