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洗耳恭听:读懂音乐大师

他不是小溪,他是大海——影片《安娜·玛格达丽娜·巴赫的编年史》漫笔

字体:16+-

先说说记忆中那些用到巴赫(1685—1750)音乐的电影——《沉默的羔羊》和《英国病人》里有《哥德堡变奏曲》的同一段咏叹主题。《七宗罪》里警察局图书馆里摩根·弗里曼寻找神学著作时,画外是《乐队组曲》第三号次乐章“咏叹调”。《辛德勒的名单》里大屠杀间隙,一个德军士兵弹了段《英国组曲》,门口还有人在争论:“这是巴赫还是莫扎特?”《挽歌》里出现过一段《赋格的艺术》。而《怒海争锋》里的医生,闲下来就喜欢拉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第一组的前奏曲,但这是穿帮段落,因为巴赫生前并不为人所知死后又不知所终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手稿,是1889年由日后成为大提琴泰斗的卡萨尔斯在巴塞罗那一家旧书店偶然发现的,近一个世纪前的拿破仑时代,它又如何会被拿来演奏?塔可夫斯基在《镜子》里,把《约翰受难曲》开首的合唱“主啊,你是上主”一段大大利用了一番,可谓意味深长。都说西方音乐300年,源头便是巴赫,所以,电影人去他卷帙浩繁的作品里找灵感,本无足奇,关键是要找得合适,用出新意。

无论拿何种标准来衡量,本片(1968出品,让-马里·斯特劳布、丹尼奥勒·惠勒特导演)都称得上是另类,说它是巴赫的传记影片吧,它却把寻常电影里的情节因素缩水到零,所有的叙事内容,都由巴赫的第二任夫人安娜有一搭没一搭的旁白(来自她的日记)道出,无非是最低限度的巴赫生平点滴记载,诸如何时何地为谁写了什么,离开哪里前往哪里去见了谁又跟谁告别;说它是日记体影像记录的尝试吧(类似布列松的《乡村教士日记》),整个电影的主体,却由25段巴赫作品的演出片段构成,银幕上是一群着古装戴假发的演奏家和歌手,怀了虔敬和喜悦,传达着巴赫音乐里无处不在的沐浴于上帝荣耀之中的感恩和仰望;因为通篇音乐的不绝于耳,说它是个浓缩了巴赫一生的复古音乐文本,或者说它是个学术价值当头,无限接近巴赫时代音乐空间的本真参照吧,它又时不时地插入几句伤感之言,“死亡带走了我们的长子和次女……又先后夭折了三个”。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