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

三、先秦至西汉语气词概况

字体:16+-

(一)最早出现的语气词是“哉”

如果不考虑“抑”和“执”,那么汉语史上最早出现的语气词应当是“哉”。西周金文中“哉”一共四次,三次写作“才”[17]、一次写作“”,都表感叹语气。如:

(13)王曰:“师訇,哀才!今日天疾畏降丧。”(《师訇簋》)

(14)唯民亡延才/允才,显。(《殷周金文集成引得》8.4341)

(15)敬享。(《殷周金文集成引得》11.6014)

以上各例已经得到学界公认。“哉”写作“才”,在出土的战国至汉代简帛文献中也多有用例。如:

(16)(晏子)曰:“吾罪与(欤)才(哉)!吾亡也!”(银雀山汉墓竹简,《晏子》)

(17)是厌之,有(又)从而畏忌之,则夫间何(由)至乎才(哉)?(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五行》)

而到了今文《尚书》中,“哉”的用例开始多起来,并出现了“矣”“乎”等其他语气词。钱宗武统计了今文《尚书》中出现的所有语气词,共计100次,而“哉”就占到了74次之多。[18]这一方面说明了“哉”已经非常发达;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时还是语气词衍生的初级阶段,其他语气词还处于萌芽状态。表2-1是钱宗武对今文《尚书》语气词的统计表:

表2-1 今文《尚书》语气词统计表

说明:由于对语气词的判定标准不同,具体的统计数据也就存在差异。比如我们并不赞同钱宗武将“若”“止”“其”“所”“焉”等也当作语气词。“焉”字虽然在先秦也可以作语气词用,但是在今文《尚书》中还有很强的指代性,应是指代词(参见第二章)。再如“已”,《洛诰》只一次,而后很长时间都不见,一直到《论语》中再出现,所以不排除后人掺杂进去的可能性。如果将今文《尚书》内部也当作一个历时语料库,那么表2-1显示,随着时间往后推移,“哉”的使用反而呈递减的趋势。这是什么原因呢?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一个词在产生初期使用数量少,越到后来数量应该越多才是。这只能表明在《尚书·尧典》产生之时,并且很可能在这之前,“哉”已经发展成熟了,只是使用于口语,而没有在书面语中记录下来。而越到后来,如钱宗武所说新的语气词逐渐产生,挤占了“哉”的存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