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认为西周以前没有语气词,语气词是在春秋以后才逐渐产生、发展的,即所谓“春秋发生说”[4]。这一观点很长时间里为语言学界所接受。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陆续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并认为在甲骨卜辞里“抑”和“执”已经是语气词了,这样,就引起了一些讨论。如果“抑”和“执”真是语气词,那么语气词产生的时间恐怕就得大大提前了,因而对“抑”和“执”是否为语气词的讨论实际上已经逸出了这两个词本身的范围。我们这里将各家观点摆出来,因为现在对这个问题分歧很大,还没有最后定论。
首先是李学勤认为殷墟卜辞里的“拟”和“执”是语气词[5],举例如:
(1)戊午卜曰,今日启拟?允启。(《乙编》100)[6]
(2)弗克以拟?其克以执?三月。[《拾掇》二,468(《南北》坊五,37)]
(3)癸酉卜贞,方其?今二月拟?不执?(《乙编》135)
他说:“‘拟’是语末助词,从一些卜辞的贞辞和验辞的关系也可得到证明……如果把‘拟’读为实字,甚或想到俘获一类意义,句子就不可通了……只要把‘拟’、‘执’读为语末助词,就言通字顺。”同时,李先生还认为一些“不”字也是语末助词,举例如:
(4)戊戌卜,其岁父戊,用牛于官不?(《乙编》5321)
(5)贞,竹力,告不?(《殷墟文字缀合》465)
殷墟卜辞里的“不”,如例(4)和例(5),现在一般看作是否定副词,而不是助词[7]。
后来裘锡圭用了很多例证来支持李的说法,同时对字形重新作了考释,认为不是“拟”,而是“抑”。裘先生说:“如果不把上引诸例的‘抑’和‘执’理解为句末疑问语气词,辞义绝大多数根本讲不通,看作句末疑问语气词就文从字顺了,可见李说是不可移易的。”[8]后来裘锡圭的学生沈培、张玉金也相继赞同裘锡圭的观点。杨逢彬更是对“抑”和“执”的用例进行了统计,指出在殷墟卜辞中语气词“抑”字的出现次数为100以上、“执”次数为30以上[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