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词“为”出现于东汉[1]。如:
(1)(成)帝曰:“今故告之,反怒为?殊不可晓也。”(《汉书·赵后传》)
(2)百里奚,初娶我时五羊皮。临当别时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乐府诗集·百里奚妻》)
上面两例“为”的疑问语气非常明显。例(1)成帝告诉元后说许美人生子了,元后大怒,“以手自捣,以头击壁户柱,从**自投地,啼泣不肯食”。成帝说“反怒为”时,带有一种疑惑不解的语气,同时显得很不高兴。如果删除“为”作“反怒?”,句子就纯粹表示反诘,疑惑的语气就消失了。例(2)的“为”在句中也独立承担疑问语气的功能,百里奚的妻子说“今适富贵忘我为”,明显带有疑问:你现在富贵了,忘了我吗?“今适富贵忘我为”是以整个句子为疑问域的;如果删除“为”,“今适富贵忘我?”还可以构成一个疑问句,不过句子的疑问域却不同了,而是隐含着百里奚已经忘记了妻子,因而就带有谴责的意味了。
上两例出自本土文献,译经中的用例如:
(3)太子默然而逝,复前念言:“今我入山,当用宝衣为?”(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修行本起经》卷上)
(4)庄严悉已备,安用是花为?(后秦·鸠摩罗什《大庄严论经》卷五)
(5)其妻语夫:“设不办者,正尔取死,复用活为?”(姚秦·竺佛念《出曜经》卷十六)
(一)语气词“为”的形成过程及机制
关于语气词“为”的形成过程、诱因和机制,以贾齐华的表述最为精当,以下即是他的观点[2]:
1.“何以……为”中的“为”本是动词,疑问代词“何”是“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结构,作“为”的状语
例如:
(6)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庄子·大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