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

一、语气词“在”[1]

字体:16+-

最早谈到语气词“在”的是吕叔湘,他在《释〈景德传灯录〉中“在”“著”二助词》[2]一文中指出语气词“在”源于“存在”义动词“在”的虚化,语气义是“申言之辞,以祛疑树信”,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呢”。吕先生的这些见解如今已经成为学界通识。不过吕先生同时认为:“此一语助词,当以‘在里’为最完具之形式,唐人多单言‘在’,以‘在’概‘里’;宋人多单言‘里’,以‘里’概‘在’”。这些似未必确实,从现有文献来看,“在”“里”作语气词的用例都比“在里”早[3],唐代都已经出现,而“在里”直到宋代才见其踪影,曹广顺举有“富贵在里”(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一例,“在里”的实词义还较明显[4]。“在”“里”和“在里”这三个语气词的来源并不相同,产生的时间也存在差异,至于语气义的相同,既和它们语法化的语境有关,同时也是语气词系统制约的结果。

吕文后,亦有多位学者对汉语史上语气词“在”进行过探讨,另外,近年来一些学者对方言里“在”的使用状况也进行了较多描写分析,且多能结合汉语史料,较有深度[5]。综观已有研究,成绩大多侧重于“在”自宋代以来的发展演变及在方言中的分布,于形成过程、机制及语气义来源的研究等却颇有不足。

(一)语气词“在”的使用情况

在唐代笔记、禅宗语录、唐诗等口语性较强的文献中,“在”的出现频率并不低。唐代笔记中如:

(1)(道士罗公)远曰:“已取得来,见于后园中放在。”(张《朝野佥载》卷三)

(2)诸人问:“此何义趣?”答云:“有水在。”(侯白《启颜录》卷上)

(3)我生五十有七矣,僧腊方十二,持钵乞食,尚九年在。(佚名《纂异记·齐君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