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编外国文学史教程

第二节 高尔基及其《母亲》

字体:16+-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20世纪世界文学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是俄苏无产阶级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开创了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一、生平与创作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高尔基为其笔名,意为“最大的痛苦”。1868年3月28日生于俄罗斯伏尔加湖畔下游诺夫戈罗德市(现名高尔基市)一个木工家庭,幼年丧父后寄居外祖父家,外祖母多姿多彩的歌谣与童话给了高尔基许多快乐与文学熏陶。1879年,高尔基的母亲病逝,11岁的高尔基成为孤儿。仅上过两年小学的他主要依靠刻苦自学,漫游俄罗斯,在社会“大学”中洞察人生百态,为后来的创作积累素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高尔基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创作是从1892年至1899年。这一时期俄国封建制进入末期,社会弊端日益暴露,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人民群众反抗沙皇政府统治的声势日益扩大,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这些都影响了高尔基的创作。他在揭示现实生活黑暗残酷的同时,用浪漫主义手法歌颂理想英雄,也用写实主义笔法赞颂社会底层的流浪汉。他创作了《马卡尔·楚德拉》(1892) 、《鹰之歌》(1895)和《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等浪漫主义作品,表达了人民群众渴望斗争、向往自由、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这种浪漫主义战斗**。在《伊则吉尔老婆子》里,“伟大的人类爱的火炬”的丹柯之心和“保持一个完整的自己,不愿意分一点给别人”的腊拉形成鲜明的对照,为人民大众献身的才是时代需要的真正英雄,而极端个人主义的下场将是永远的孤独。《鹰之歌》同样爱憎分明地歌颂了热爱自由天空的雄鹰,赞美这“勇士的狂热就是人生的智慧”,它将在“许多勇敢的心里燃起对自由和光明的渴望”,嘲笑了甘愿在地上爬行的黄颔蛇的人生哲学。这一时期,高尔基还创作了优秀的以来自社会最底层的“流浪汉小说”为主的现实主义作品《切尔卡什》(1895)、《玛莉娃》(1897)和《沦落的人们》(1897)等。在这些作品中,作家表现出流浪汉对资本主义统治的反抗、对金钱的藐视,描写他们对自由自尊的追求。《切尔卡什》(1895)中,“机灵大胆的偷儿”切尔卡什和温厚敦实的农村青年加弗里拉犹如两股生活激流,他们之间因偷盗所得钱财引起的冲突,表现出流浪汉对资本主义统治的反抗、对金钱的藐视和私有制农民对金钱、财物的贪婪。对流浪汉而言,自由自尊才是他们的追求,亦是他们的特征,“虽然饿肚皮,但却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