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编外国文学史教程

第三节 肖洛霍夫及其《静静的顿河》

字体:16+-

肖洛霍夫是20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作家,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且至今仍给予特殊关注的作家。

一、生平与创作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1984)1905年5月11日生于顿河沿岸维约申斯克镇克鲁日林村,生父是哥萨克。这种哥萨克的血统和从小在顿河草原哥萨克人中长大的经历,使得肖洛霍夫熟悉哥萨克,热爱哥萨克,并且在一生中主要描写哥萨克,创作了反映哥萨克生活的史诗。继父是位平民知识分子,爱好文艺,喜欢藏书,家中藏有大量文艺期刊和俄国及欧美许多经典作家的文学作品,培养了小肖洛霍夫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母亲常常讲述的美妙动人的故事,也给儿子以最初的文学熏陶。顿河两岸美丽的自然景色、哥萨克人古老而独特的风俗和民间创作,不仅培育了未来作家的诗心,而且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肖洛霍夫只受过六年中小学正规教育,基本上是靠刻苦钻研,自学成才。1918年,国内战争爆发,他被迫辍学回家,阅读了大量俄国和欧洲的文学名著,并且在1919年目睹了顿河上游地区大规模的哥萨克暴动,他对此留下了深刻印象。1920年顿河建立革命政权,15岁的肖洛霍夫便开始工作,先后当过扫盲教师、统计员、装卸工、粮食检查员、泥水匠、会计、办事员、记者,还参加过业余剧团演出。他努力自学,并且尝试着进行文学创作,1921年8月起,他先后担任顿河粮食委员会采办处粮食征集员、检查员,后志愿参加卡尔金镇的粮食征集队,担任机枪手,在草原上和叛乱的匪帮多次血战,曾被马赫诺匪帮俘虏,受到匪首马赫诺的亲自审讯,因为年幼而获释。这些经历,为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1922年10月,肖洛霍夫来到莫斯科,一边干各种杂活维持生活,一边刻苦学习。1924年12月,他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胎记》,被多家报刊转载,产生了较大影响。他深受鼓舞,创作热情高涨,接连发表了20多篇短篇小说。1925年,他从莫斯科返回维约申斯克定居,专心于创作,他的一生基本上就在家乡度过。1926年,他出版了两个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浅蓝色的原野》(后来又合为一集,统称为《顿河故事》)。著名作家绥拉菲莫维奇在序言中指出,“肖洛霍夫同志的短篇小说像草原上的鲜花一样,生气勃勃,色彩鲜艳。朴素,鲜明,所讲的故事使人感同身受,仿佛就在眼前。语言形象,是哥萨克说话所用的那种富有色彩的语言。简洁,而这种简洁却充满着生活气息,紧张和真实”,并预言作者“将会发展成一个可贵的作家”。此后,他相继发表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1926—1940)、《新垦地》(一译《被开垦的处女地》,1932—1958)、《他们为祖国而战》(1943—1969,未完成),短篇小说《学会仇恨》(1942)、《人的命运》(一译《一个人的遭遇》,1956—1957),并先后担任苏联作协理事和理事会主席团成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苏联科学院院士、苏共中央委员。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84年2月21日,肖洛霍夫逝世,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