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是20世纪西方重要的诗人、戏剧家和批评家。他的《荒原》被认为是现代诗歌史上的里程碑。
一、生平与创作
艾略特于1888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一个大砖瓦商家庭里。他祖籍英国,他的家庭移居到美国后,一直保持着新英格兰加尔文教的传统,这成为他以后回归英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他的家庭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祖父毕业于哈佛大学神学院,是华盛顿大学的创办者之一。母亲出身名门,博识多才,爱好文学。这些对艾略特的人生影响很大,使得他从小接受文化熏陶,不仅成为诗人,也成为一位学养深厚的学者与文学批评家。
艾略特1906年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和英法文学,同时还学习了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等多种语言,广泛涉猎了文学、宗教、历史、甚至东方文化等领域。1908年,他开始走上了象征主义诗歌的创作道路,并于1909年大学毕业后,进研究院继续研究哲学。1910年,他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之后赴巴黎大学进一步研究哲学。1913年,艾略特任哈佛大学哲学系助教,1914年完成了博士论文。1915年他与患有神经衰弱的英国姑娘维芬·海渥特结婚后,先在海格特中学教法文和拉丁文,后在劳埃德银行当职员。1938年妻子健康状态恶化不得不住进精神病院,妻子的精神病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艾略特的思想和创作。1927年艾略特加入英国国籍,并加入了英国国教。他在英国扎下了根,越来越像一个英国人。1952年他就任伦敦图书馆馆长,1965年在伦敦去世,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之角”。
1948年,由于“对当代诗歌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艾略特获诺贝尔文学奖和英王“劳绩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