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印度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在长达60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他写了50多部诗集,30多种散文著作,12部长中篇小说,近百篇短篇小说和30多个剧本,以丰富多样的创作成就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兼容并蓄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为后续作家继承发扬本民族的文学传统并积极借鉴外来经验做出了榜样。
一、生平与创作
泰戈尔出生在印度东部孟加拉地区加尔各答一个望族家庭,祖辈中出现了许多哲人、艺术家、宗教领袖和其他方面的社会贤达。在家庭环境熏陶下,泰戈尔自幼爱好文学、艺术并关注社会问题。他8岁习诗;14岁便在大型爱国集会上发表诗篇《献给印度教庙会》(1875),获得广泛好评;15岁发表短篇小说《女乞丐》(1876)和长诗《野花》(1876)。1878年到英国学习法律,因个人兴趣而沉浸陶醉于英国文学和西洋音乐。1880年回到印度,毕生从事文学创作,同时投身于教育、宗教改革等方面的文化建设以及旨在争取民族解放的群众运动。1924年,泰戈尔应邀访问中国,在中国文坛上掀起了一场经久不衰的“泰戈尔热”,郭沫若、徐志摩、谢冰心等许多中国作家都深受他的影响。
泰戈尔的文学创作活动长达70多个年头,呈现出时间跨度很大、覆盖范围广的特点,按时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1901年以前是泰戈尔的早期创作阶段,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形式是故事诗和短篇小说。
1882年,泰戈尔出版了抒情诗集《暮歌》,受到文学界的瞩目。从1890年到1901年,泰戈尔广泛接触乡村社会,搜集民歌民谣,对人民口头创作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一批故事诗。它们大多取材于古老的宗教传说、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以反对外族侵略、批判封建陋习、同情民生疾苦和歌颂下层劳动者美德为主题,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对被压迫者表现了极大的同情。例如《婆罗门》(1893)揭露了种姓制度的不合理;《更多的给予》(1900)和《被俘的英雄》(1900)描述了锡克教英雄在异族的杀戮下宁死也不背叛民族信仰的英雄气节;《丈夫的重获》(1900) 批判了在宗教迷信思想禁锢下存在的寡妇殉葬陋习;其中最著名的是揭露封建地主罪行,同情农民不幸遭遇的《两亩地》(1894)。《两亩地》的主人公巫宾是位质朴善良的穷苦农民,他“只有两亩地,其他的一切都在债务中失去”。可这最后的“站脚地”也被勾结法庭、伪造借据的王爷强行夺走,巫宾只好靠乞讨流浪为生。多年后,回到家乡的巫宾在本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拾起两只落地的芒果,竟被王爷骂为“惯窃”。诗篇通过巫宾的遭遇深刻揭露了封建地主残酷掠夺农民的罪行,表现出诗人对下层劳动者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