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形与色的魔幻——绘画美

(九)在中西冲撞中发展

字体:16+-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以透视法为中心的绘画语言传入中国,并不是从近代才开始的。明代的时候,这种画法就随着传教士进入了中国。

明神宗时,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到中国,向神宗进贡了一批意大利油画,其中有《天主像》、《圣母像》等。中国的画家们见到《天主像》的情景,被这样记载着:“所画天主,乃一小儿,一妇人抱之,曰天母。画以铜板为帧,而涂五彩于上,其貌如生,身与臂手,俨然隐起帧上,脸之凹凸处正视与生人不殊。”

在中国人看来,圣母不过是“一妇人”,天主不过是“一小儿”。而中国画家尤其惊讶的是他们的画法,有凹凸的立体感,使画面上的人物与活人相似。对这样的绘画造型,“中国画家,无由措手”。

当时就有人问利马窦,为什么西方的绘画会是这样?利马窦回答:“中国画,但画阳,不画阴,故看之面躯正平,无凹凸相。吾国画,兼阴与阳写之,故面有高下,而手臂皆轮圆耳。凡人之面,正面迎阳,则皆明而白;若侧立,则向明一边者白;其不向明一边者,眼耳鼻口凹处,皆有暗相。”

图3-46 《八骏图》轴(绢本设色)

利马窦的解释,可以说道出了中西绘画的基本差异:中国画只画能够看到的轮廓,不画阴影;西方绘画则用光影法,把阴阳两面都画出来。

当时的中国文人、画家惊讶于西方绘画的立体感,许多人就开始研习这种画法。明末福建有个曾鲸,清初时有个焦秉贞,就曾经用西方画法作画而出名。清康熙末年,郎世宁、王致诚等供奉于皇室,成为专门画家,则是中国吸收西方绘画并走向融合的主要阶段。

中国皇帝和画家们,虽惊讶于西方绘画的真实与立体感,但对其过实、过真却不喜欢。郎世宁、王致诚也不得不为了讨好皇帝,把西方画法与中国画法结合起来,走中西合璧的路子(图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