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形与色的魔幻——绘画美

(一)从抽象到具象再到抽象

字体:16+-

大家参观过中西绘画发展的不同阶段,就会发现,绘画并非从来就是具象的。

原始时代的岩画、陶画,都是抽象的,是抽象之“象”。这些抽象之“象”,主要是一些用平涂色块、线条等构成的纹饰,或是用轮廓线勾勒的动物和其他事物的图案。平涂色块、线条构成的纹饰,其抽象性是大家一看就知道的,如我们在中国彩陶画中所看到的旋涡纹、三角形纹、云纹等;西方的岩画中也有许多几何纹图形,其抽象性也是明显的。这些抽象图形是平涂在岩石或彩陶的平面上的,它们并不形成一种类似立体的效果。那些用轮廓线勾勒的事物图像,虽然远没有那些几何纹的图像那么抽象,但就其把一个有体积、重量、有自身空间位置的事物,简化为轮廓线勾勒的平面形而言,就其把一个包含众多细节、特征简约为一个由以主要特征所构成的轮廓图像而言,这种图像也是抽象的。这一点,大家可以在岩画《野牛图》中,看得很清楚。

这些抽象的图像,是绘画“立象留痕”的第一种模式。

显然,人类从文明诞生的初期,就开始通过确立某种“象”来布置、装饰一个平面,以形成某种富有意义的空间。这些早期的抽象绘画,主要不是视觉的,它们既不涉及光,也不涉及观看的视角,更不是直接涉及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而是整体地把握一个图像,并形成一个具有意义的平面空间。因此,可以说,最初的绘画涉及的是如何阐释一个虚空的平面,使一个一无所有的虚空平面变成有意义的空间,这个虚空的平面或是彩陶的表面,或是岩石的表面,它们都是平面的。而把虚空的平面改变成有意义的空间的方式,就是在这个虚空的平面上确立一个“象”,以便形成一个有意义的空间。

这就是说,绘画就是通过“立象留痕”以建立一个有意义的平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