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虚静声希:音乐品鉴的乐趣

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科隆歌剧院《众神的黄昏》观后记

字体:16+-

在少云或者多云的时刻,黄昏的景象总是充满着耐人寻味的况味,而把黄昏赋予歌剧的内涵再去审视,它拥有的到底是魔力还是威力,连同中场休息的时间在内,上海大剧院给了我一个长达5个小时的答案。在9月24日17点半开演的《众神的黄昏》(以下简称《黄昏》)的前一天傍晚,我在通往大剧院的人行天桥上提前领略了远处楼宇所给出的黄昏的含义,右侧的诺通剑心灰意冷地直指苍穹,左侧的盾牌向着云霄面面相觑,偏左侧的金色的偌大指环被无情地熏染成黑……在瓦格纳设定的众多的谴责面前,黄昏还有别的什么魅力吗?

我看的《黄昏》是此次科隆歌剧院在上海第二轮演出的最后一场,此前的七场以其瓦格纳式磅礴的气场在乐迷心中铭刻了一次又一次难忘的印记。为了给以沃坦为首的众神一个体面的埋葬,我特意系上领带西装革履地向那些含义深远的灯光和布景表达我的庄重之情,向那些不遗余力甚至竭尽全力的歌唱家和乐池里的指挥家、演奏家们表达我的敬意。为了燃起第三幕第三场的烈火,所有的人都付出了太多的疲累与辛劳,而其中酝酿而成的几个**渐次把我的情绪推到了巅峰,直到22点46分全剧结束的时候,我奔腾和沸腾的血液让我与进入剧场前所看到的那把诺通剑并排站到了一起,我俯瞰那些日渐沉沦的成色,叹服瓦格纳的语言,竟然在上海被卡森和金蒙斯翻译得如此逼真,如此“生龙活现”。

写此篇博文时距离上海的《黄昏》已经整整过去了两个月,当准备将这篇应该像齐格弗里德趁热打铁般在键盘上及时码完的博文予以补齐的时候,我又一次陷入了我在人行天桥上拍的那张照片,初看并不猛烈但却深陷反差巨大的悸动之中。最后一天的晚上,大剧院一楼座无虚席,所有的坐姿都目不转睛,那位从1980年开始迄今为止已看过58个版本的来自旧金山名为梅娜(Merna)的老太稳坐第一排最中间,任凭施坦茨如何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均是纹丝不动,其听力、视力、体力和定力都堪称我等晚辈的楷模。在来自全世界各地瓦格纳协会的成员尤其是94岁和80多岁的美德两国两位老太的身先士卒之下,所有的人都乐见众神走进黄昏并且永远不希望他们再从朝霞走出,这并不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瓦格纳冗长的编排历经130多年之后依然令人信服,百看不厌,百听不烦,其根源来自于剧情之中以动为主以静为辅的深邃寓意,那些寓意,已经属于歌剧界里的普世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