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沈洋也火了。
2009年9月底上海交响乐团迎来店庆130周年庆典音乐会,三位歌唱家廖昌永、张健一和沈洋独唱,和郎朗与余隆同庆生。沈洋即使不是舞台上最年轻的一位,也接近幼齿排行榜的顶端。张健一中规中矩,标志着男高音生涯的余音;廖昌永底子好,虽然走穴殆尽但仍旧发挥出色,但只有在祖国我的母亲之类的歌曲中才如鱼得水;沈洋的梅菲斯托小夜曲的确是全场的最亮点,他的音域直逼廖昌永的中音区,却展现出无与伦比的表现力和爆发力。那几声邪恶的笑声在一些人看来过于矫揉造作,而我关注的是他眉飞色舞的脸部表情和声音同样变化多端。如果将沈洋的浓眉平移复制到嘴唇上的话,真是一个活脱脱的《阿凡提》里的巴依老爷。当然,对于25岁的沈洋来说,长八字胡,有的是时间。
我和沈洋可谓不打不相识。2007年他获奖后,我在《留声机》中文版上安排了一篇获奖报道作为头条,但却婉拒了一位上海作者写的热情洋溢的鼓吹文章。发刊后,在公共邮箱收到一封电邮,一个署名为“Knappertsbusch”的电邮地址,感谢我刊登沈洋的获奖新闻,但善意指出应该是“沈洋”而不是“沈阳”。如果现在《留声机》还在,我可能会因为提前2年预言小沈阳的走红而走上星探的道路。后来我才知道发电邮者就是沈洋本人。往后在北京的演出中多次与他擦肩而过。和他虽互通有无已久,但此次在上海却是初次见面,也是初次听他的现场。
25岁就登上大都会歌剧院舞台首演的沈洋拥有在亚洲都足以傲视群雄的履历。但我对他的了解确实更多来自周遭的乐迷朋友。沈洋是一个狂热的发烧友和唱片迷,在乐友圈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在职业音乐家中,沈洋的同类实属凤毛麟角。这也奠定了沈洋的音乐修养和进步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