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多具有很多名指挥不具备的优美指挥动作,因此被人称为拥有“世上最美的左手”。经过多年修炼,如今的他,就是音乐的化身。
从最初开始,世界交响乐团无冕之王柏林爱乐乐团就有着不成文的规定,历任音乐总监的职位都像梵蒂冈的教宗一样,采取终身制。除非体力不支、自行辞职或驾鹤西去,否则他就能在指挥台上站一辈子。
这也许是对于柏林爱乐至高地位的认同,也是出于柏林人无上的优越感和自信。从尼基什、富特文格勒到卡拉扬莫不如此。
1955年,卡拉扬通过种种运作,如愿以偿地从富特文格勒手中得到柏林爱乐乐团,并将原男一号接班人切利比达克挤对到了慕尼黑。从此卡拉扬开始了他对柏林爱乐乐团长达34年的统治,虽功成名就,也不乏暴君独裁和专制压榨,令乐师无比沮丧。于是以乐队首席赫尔穆特·斯特恩(Helmut Stern)为首的“倒卡”三人小组于80年代末发起总攻,力求“政变”。致使卡拉扬终于在1989年4月以身体原因辞职,7月便因心脏病逝世。
手忙脚乱的乐团立即开始物色接班人。可要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完成通常需要4~5年时间观望和考察的重要职位任命,谈何容易。10月8日经过乐团120人的秘密投票,包括巴伦伯伊姆、梅塔、穆蒂、马泽尔和海丁克等8人在内的候选名单中,56岁的克劳迪奥·阿巴多脱颖而出。
阿巴多入主柏林,后来被拍摄成了纪录片,名为《阿巴多在柏林的第一年》。受任命后一个月,世界格局突变,尤以柏林处于风口浪尖,踌躇满志的阿巴多低调地来到柏林,瞻仰了柏林爱乐大厅中纹丝未动的卡拉扬休息室,以示尊敬。
在首场演出的彩排开始前,阿巴多青涩地站上指挥台,说道:“这是历史的一刻。”——这不仅是柏林墙倒塌的历史一刻,也是柏林爱乐迎接新生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