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艺术导论

第三节 艺术能“可持续发展”吗?

字体:16+-

本书最后一章的最后一节,我们来探讨一个棘手的艺术史哲学问题,这就是艺术是处于不断地发展、进步之中呢,还是渐趋没落甚至是终结?这个问题一方面涉及艺术的“绵延之维”,即艺术自身的内在之流、内在之变,其中的每一步承前启后,既是量的堆积也是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对该问题的回答同时又受不同时期文化、哲学思潮的影响,历史主义与非历史主义,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它们对此都会因出发点的不同而答案殊异。晚近甚至有折中主义的声音道,历史是有规律的,但没有历史规律——这更增添了当下回答艺术发展或终结问题的难度。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扼要梳理、澄清艺术史的这一难题。

一、从当代艺术的新趋向谈起

如果说“变”是艺术史永恒的主题,那么,当代艺术可谓是“基因”的突变与变异,它足以让传统艺术以至现代主义艺术“震惊”,更令身处“当代”的世人瞠目结舌。无论是西方的活人雕塑、行为表演、粪便艺术,还是中国的“政治波普”、“艳俗艺术”、“恶搞现实主义”,包括像近几年在诗歌领域大行其道的“梨花体”、“羊羔体”、“废话体”,如此等等,其不仅让普通老百姓望洋兴叹,同样也使学院派的艺术专家们大呼“看不懂”。——艺术史到此似乎完全断裂了,人们面对它时也基本处于一种认识错位或者“失语”的状态。

总体来看,较之人们对传统艺术的普遍认同,艺术在当代已经不再具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力。一部分秉持传统艺术观念的人群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尊敬,但是越来越多的艺术新形式对之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精神与欲望等的激烈碰撞中,在不断的惊诧与质疑、否定与认可声中,艺术史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在全球化的当下,我们不妨将这种新趋势称之为“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以来蔓延于世界各地的文化思潮,其最为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怀疑精神与反文化姿态。它对一切传统内容均持“反”、“否”的态度,认为传统不过是一种文化想象与叙事虚构。认定一种“传统”即意味着对丰富的异质声音的遮蔽。在此语境下,后现代主义试图瓦解一直为我们所倚重的哲学与美学的概念范畴,例如本质、真理、意义、美、崇高等。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这些概念都是出于一定的文化策略建构起来的,它们并不具有天然的说服力。基于对传统的否定,后现代主义对正在发展着的当代文化同样持批判态度,认为当代文化的各种形式及其具体符号都是一种隐蔽的权力关系的表征,人们的需要、欲望和信念都与主体无关,都是“被选择”和“被制造”出来的。后现代的字典中没有“客观”、“主体”,有的只是林林总总的关系,每一个自我都是由关系另一端的“他者”来定义的,经典的关于主体“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负责”的界定已然被“互文性”、“主体间性”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