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戏剧卷

娱乐戏剧还是教育戏剧

字体:16+-

布莱希特

■导读

贝尔托·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德国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诗人。1917年进慕尼黑大学学医时更感兴趣的是文学和戏剧。1922年,他的剧作《夜半鼓声》首次公演,得到普遍赞赏。1923年他的《城市丛林》在慕尼黑首演。1924年应著名导演莱因哈特邀请赴柏林任德意志剧院戏剧顾问,创作剧本《人就是人》。1926年,布莱希特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见解,初步提出史诗剧理论。1933年希特勒上台,布莱希特带着妻子儿女逃离德国,辗转欧洲与美国,至1948年10月才返回(东)柏林。这15年的流亡生涯是他创作成果最丰富的时期,主要作品有:《伽利略传》《四川好人》《大胆妈妈和他的孩子们》《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等。他还以演说、论文、剧本注释的形式,阐述史诗剧的理论原则和表演方法,1948年完成《戏剧浅论集》。他的戏剧理论要旨是“陌生化效果”,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在他的指导下,柏林剧团获得了世界性声誉。1955年5月,布莱希特获斯大林和平奖。

《娱乐戏剧还是教育戏剧》选自《布莱希特论戏剧》一书。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散落于该书长短不一的篇章之中。从理论的代表性来说,我们也许该选择有“新诗学”之称的《戏剧小工具篇》及《补遗》,但它们超出了本书允许的篇幅,内容连贯,不宜拆选。《娱乐戏剧还是教育戏剧》一文篇幅适中,布氏戏剧理论的核心概念——叙事剧和陌生化效果——都涵盖其中。我们的解读取其一滴,概观其余,不限于选文的内容。

对布莱希特戏剧思想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的是,他在青年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接受。他往往买下好几份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不但自己读,也积极地向来访者推荐[88]。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体系,表达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以幻想的形式代表阶级关系;同时意识形态也是一种表征体系,它通过使人们着眼于过去而不是将来,或者着眼于掩盖阶级关系和脱离社会变革的集体追求,用以维持现存的阶级统治关系[89]。文学和艺术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对于戏剧而言,如果莎士比亚“举起镜子照见自然”的说法还萦绕在耳的话,现在这面镜子本身被证明是扭曲的,那么它还能照见自然或别的什么吗?我们能相信一面扭曲的镜子映照出来的图像吗?布莱希特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面临的就是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