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艺术学原理(第2版)

一、兴会及其构成

字体:16+-

艺术鉴赏,在中国人看来就是公众或受众对艺术品的兴辞构造所产生的一种兴会过程。但在现代艺术理论中,兴会受到真正重视却是晚近的事情。

1.受众的作用和地位

在西方艺术理论中,受众的地位直到20世纪中叶之前都还是被忽视的。包括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内,艺术理论家们都认为,受众的作用远远不如艺术家。艺术家及其创作才是艺术活动的核心。按照这种观点,真正的艺术作品往往来自于创作者的天才、想象和个性。艺术品的接受者只有以同样无功利的态度去欣赏艺术品,才可能领略到艺术品中所蕴藏的艺术家的创造意图。艺术家被尊为艺术活动中的主动者,坦然地接受受众的顶礼膜拜。而受众只是一个被动的角色。

但这种情况在20世纪中叶之后有所改变。随着现象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理论的兴起,受众的地位得到提高。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受众在艺术鉴赏过程中不仅不是被动角色,反而是一种主动角色,甚至可能成为艺术活动中的中心。一件艺术品缺少了受众的接受过程,就不能称其为一件已完成的作品。受众在艺术鉴赏过程中,会主动参与建构,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甚至可以说是受众和创造者共同创作了它。受众在接受艺术品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地进行意义建构,使艺术品发生超出创作者意愿的意义变异,甚至消解艺术品的原意。艺术鉴赏由此成为另一种创造性过程。随着西方读者接受理论的不断发展,除了传统的被动接受者角色,又增加了主动接受者角色,变动接受者角色和消费者角色三种新的受众角色类型。

其中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1926—)被称为接受美学的双子星座。伊瑟尔认为艺术品可以被称作一个“再现的客体”。它凝聚了创作者全部生活的想象世界,向欣赏者发出一种“召唤”。欣赏者去填充文本框架中的未定性处和空白点。所以,艺术品意义的生成就是艺术品与欣赏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艺术家完成的艺术品仍处于一种潜在的状态,有待通过欣赏者的欣赏予以现实化和具体化。理解在接受美学看来就是体验。通过体验来消除历史时空的距离,通过欣赏者的生命体验进入创作者的意向世界,达到水乳交融的沟通状态。期待视野则是姚斯理论中最为重要的方法论。所谓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主要指的是接受主体在欣赏艺术品之前所具有的先在的理解结构或心理图式。在欣赏艺术品时,这种先在理解结构或心理图式往往由文本激活,具有一种文本心理指向并形成和文本交互作用的心理势能和意义期待结构。在姚斯看来,正是期待视野与作品间的距离,熟悉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的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艺术品的艺术特性。按照这种受众主动角色理论,接受者不仅可以自由地和自主地欣赏艺术品,还可以发生超出创作者原意的意义变异,甚至消解作者的原意。在艺术史的发展历程中,这些作为受众主动角色的接受者艺术家们不断颠覆过去的经典艺术作品,反而开启了艺术发展的新方向。本章以西方历史上的一幅名画《草地上的午餐》为例。在西方绘画史上,先后有三位有影响力的画家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