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乐会见:聆听古典

他是挣扎着与孤寂亲吻的一位吗

字体:16+-

麦黄色的温州大剧院伫立在阴阴的天空下,像拉开来的手风琴,还是鲤鱼跳龙门?哪一种意象最能指向下午三时的建筑物?大剧院后面正在增长的高楼很快掩盖了它的麦黄色。数棵树木浸润着雨水,杭州爱乐乐团在初夏之风里迎来它在温州的首次“柴科夫斯基之夜”。

音乐会以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进入,省去了音乐会惯例的开场热身序曲,这也好,直奔主题。演奏家入席完毕,50人左右,后排两排管乐手十来人,力量单薄,这与曲目有关,没有必要用整支乐队。第一小提琴郭帅与乐队校音完毕,担任柴科夫斯基小协独奏的小提琴手谢楠与指挥林大叶一前一后入场,谢楠穿一条黑色紧身长裙,裙子中央有宛如蛇形的红色线段镶嵌。我想起两周前上海BBC交响乐团单簧管美女萨宾娜·梅耶尔出场时观众席上的掌声与呼哨声,更衬出此端小提琴家及指挥出场掌声的稀落,在空旷的大剧院里只坐了十几排观众。在演奏家一片黑色中,站立着的小提琴手谢楠身上的红色条纹很是夺人眼目。“柴小协”有多少名家演奏过啊,海菲兹、奥伊斯特拉赫、梅纽因、帕尔曼、穆特,每位小提琴手都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谢楠的技巧无可否认,快速度与清晰度都有了,但不柔,音涩,有部分原因来自于温州大剧院歌剧厅的内部结构,声音在里面缺少一种空与透,漂亮是漂亮了,但不美,美是一位大师级提琴手终极追求的目标。少了一段开场曲过渡,小提琴手与乐队配合有点生硬,后面就好了,到了第二乐章柔板,木管营造出单单薄薄的力度,谢楠在提琴上加了弱音器,在小提琴中提琴和圆号的扶持下,宁静与熄灭就出来了。第三乐章完全是提琴手的重头戏,华彩乐章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半场压轴戏是柴科夫斯基《E小调第五交响曲》,演奏家增添了20多人,铜管乐手扛着金黄闪亮的大乐器上场,有几把表面全新、涂着银料,其光芒与质感削减着温州大剧院舞台上的空虚。杭州爱乐全班人马如数到齐,共76人。单簧管的表现几乎决定了全曲成败,吹单簧管的是位年轻人,戴眼镜,看上去很精神。第一乐章主题曲由单簧管奏出,阴暗的、似地底下发出的叹息。杭州爱乐起步快了点,单簧管不够低沉、浓重,如果慢一点儿、稳一点儿,俄罗斯的忧愁风格将更浓郁。单簧管与大管完成了主题陈述后,优美的俄罗斯民间歌谣出来,初听上去,像船夫的摇曳,“杭呦—杭呦”,在河面上一把一把摇出来,很快占领了主导地位,它的反复、它的盘旋式上升、它的在阴暗上投出阳光的一瞥,令人心惊。在弦乐与管乐双方僵持不下的搏斗中,定音鼓起了决定作用,而且越到后面定音鼓手的表现越好。第四乐章活泼的快板一段,林大叶只要一个向上的手势,定音鼓马上领会,长号和大号齐鸣,将整支乐队唤醒,杭州爱乐的年轻人忽然间得了神助,**被点燃,这时候似千军万马的热浪一拨一拨翻滚而来,还不够,定音鼓再来一次击打,质问着,是这样的吗?就是这样吗?看看舞蹈中的孤独的人,他是欢乐的一位吗?他是单纯的一位吗?他是挣扎着与孤寂亲吻的一位吗?就这样吧,就这样了吧。人们像喝醉酒一样。最后一个乐章被演绎得像一个巨大的火药库,指挥在瞬间催生了辉煌壮丽的爆棚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