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乐会见:聆听古典

上海,芝加哥,上海

字体:16+-

我想象乘坐世界上最慢的火车,—每到一个小站必停,走了八九个小时才到上海。所以为了音乐会,我一大早起来,清晨赶往火车站,下午四时到达上海火车站,接下来我在人流拥挤的地铁里活动,地铁搭载我和无数市民呼啸着穿过城市黑暗之心,在合成器混响的女声—“人民广场到了”中,我跟随人群从地下转到地面上,重新见到了太阳。

芝加哥交响乐团(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以下或简称CSO)首次踏上中国内地的土地。乐团经历了库贝里克、莱纳、马蒂农、索尔蒂全盛时代后,以标志性的铜管乐和立体感—“芝加哥之声”闻名世界乐坛,1991年巴伦博依姆接手后铜管乐部分有了收敛,被赋予东方人的细腻,2006年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伯纳德·海丁克担任音乐总监,将立体和细腻融为一体不过,有人开始担心会失去“芝加哥之声”,2010年里卡尔多·穆蒂将接棒CSO,因此这次是海丁克担任CSO指挥的最后一次演出。芝加哥交响乐团里有好几名华裔演奏家首席小提琴手陈慕融、中提琴副首席张立国,他们的参奏无疑为沪上演出增添一笔情感色彩。第一日曲目为海顿《第一百零一钟声交响曲》、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第二日为马勒《第六交响曲》。海顿写到第一百首交响曲之后在音乐理解力上有了令人惊奇的变化,访英最后的12首交响乐更是突飞猛进,交响乐情感表达更为深刻宽广,所有的音乐来自内心的欢乐,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吗?他亲自在伦敦指挥首演,伦敦人把这位来自德国的作曲家当自家人。在伦敦有口“大笨钟”,不知海顿作曲是否受它启发,其交响曲《钟声》很著名,是海顿献给上帝的礼物“光荣属于上帝”。我订票时的第一个念头想到的是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和《钟声》,这两首交响乐我从来没有听过,那时我刚刚喜欢上布鲁克纳,起码听了十遍以上“布八”、“布九”,唯独没有撕开“布七”唱片上的封套,我知道有一个巨大的神秘等着我。在十分之一秒的犹豫中我选择了马勒《第六交响曲》,我把它作为喜爱马勒四年后一个美好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