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乐会见:聆听古典

爱之死—克里斯蒂安·蒂勒曼上海音乐会

字体:16+-

1996年6月,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在慕尼黑爱乐乐团指挥完他平生的最后一曲贝多芬《第二交响曲》后告别了人世,一个以演奏布鲁克纳闻名天下的乐团将它的衣钵传递给了以指挥歌剧见长的美国人詹姆斯·莱文;2004年纯德奥血统的年轻指挥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接过了莱文传递过来的指挥棒,继续慕尼黑爱乐的神话,前蒂勒曼在上海音乐厅里掀起的音乐狂澜不能只用“神话”一词来表达了,或许里面还保留着人们对切利比达克投入20年工夫缔造的声音王国的敬慕。2008年年末的一天,我才聆听到了切利比达克指挥的布鲁克纳,我的生活因他改变,同年的某个时候,我拥有了一张蒂勒曼指挥的理查·施特劳斯《英雄的生涯》(维也纳爱乐乐团)。蒂勒曼与慕尼黑爱乐共处7年,2012年夏季起担任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首席指挥,今年4月份,有消息传出蒂勒曼率德累斯顿乐团来华演出,有一站在上海大剧院,曲目相当诱人,一日为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另一日为瓦格纳《汤豪舍》序曲、《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黎恩济》序曲和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比较之下,我选择了瓦格纳和“布七”。

蒂勒曼生于1959年,人高马大,表情严肃,有“大熊”的昵称,迷恋于中欧浪漫主义作品,尤其以对瓦格纳、舒曼、勃拉姆斯和理查·施特劳斯的新阐述博得世人掌声。蒂勒曼的传说与他十几岁就当了卡拉扬的助手有关,“年轻的冯·卡拉扬”,这是人们贴在“大熊”身上的标签,蒂勒曼不满于行走在卡拉扬的阴影里,评论家又将一道政治标签往他身上靠,蒂勒曼坚持好的音乐与作曲家的道德品质没有关系,1995年他指挥了有很强的国家主义意识的作曲家汉斯·普菲茨纳歌剧《帕莱斯特里纳》,用美妙的指挥棒回敬了那些反犹主义者们。蒂勒曼是怎样一位指挥家?他指挥了45次《特里斯坦》,50次《名歌手》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可能指挥过50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