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乐会见:聆听古典

赠她马勒

字体:16+-

在我把“马勒”带入汽车之前,只向她提过一次马勒。如果她离开了马勒,她会迷失。

喜欢马勒的人大多是从他的第四交响曲开始,马勒九首交响曲中较宁静、愉快的一首,少有内心挣扎。最早得到马勒第四、第五交响曲唱片,我不知道这两张马勒唱片从小镇什么地方冒出来,我为什么要买下它们。有段时间我只听第五交响曲,1987年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本,它反反复复不知被我听了多少次,连唱片光滑的表面都听出无数道划痕来。伯恩斯坦版本最值得称道的第一乐章“葬礼进行曲”中,小号从席间吹起,管乐队缓缓跟进到齐奏,历时28秒,期间有一个短暂的停歇,宛如一次吸气,这太重要了,决定着整首交响乐的成败走向。我比较了下索尔蒂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杜达梅尔指挥委内瑞拉西蒙·玻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两个版本,索尔蒂速度太快了,马勒的味儿出不来;而杜达梅尔演绎下的马勒“第五”则见足青年人的骄气与锐气,可惜弦乐团跟进得急了一点,而伯恩斯坦拖着沉重的步伐,慢下,再慢下,好像不堪承受之重,到第二次小号吹起,全乐队跟进,大提琴手们以他们的胸腔抵挡了一次沉重的离去。我对小号手怀念不迭,想象他一定是位帅气十足的小伙子,手持金属小号,号口低垂,这个美好的想象一直保留在我脑海里,直到几天前我在伯恩斯坦演绎马勒“第五”的实况录像里见到了小号手,一位中年美国人,戴一副黑边框的眼镜,两鬓微秃,宽大的脑门在吹奏的瞬间血管凸起,就是他让我思慕了整五年!虽然与我想象中的帅小伙儿有距离,我依然钦佩这位小号手,他的因用力吸气而陷进的腮帮,他的褪去了光泽的小号,甚至他那身笔挺的西服,在维也纳音乐厅堂的座席上都显得如此高贵、气度不凡,与他同排的另位小号手亦近中年,白发往后梳理得一丝不苟,同样戴一副宽边眼镜。整个维也纳爱乐乐团成员的气质,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可在时光流淌30多年后,他们的美闪着寒光,依然有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