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上下来,夕阳铺满了小镇,经过校园门口,广播里传来一曲萨克斯吹奏的《茉莉花》,周末学生陆续返校学校电台播放音乐助兴。《茉莉花》是首很经典的江南小调,20世纪90年代初由一个叫肯尼·基的美国人用萨克斯将它吹奏出来,使它也像他最著名的《回家》一样流行起来。情人伫立在树林间,萨克斯曲就缠绵地绕着他们的身子飘来**去,那时我们正在念大学。那时,我还不知道一位生于1860年叫古斯塔夫·马勒的奥地利作曲家,《马勒:未来的同时代人》一书十年后来到我的书架上,书这样开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博士可以心安理得地在波罗的海海滨度他的假期了,”颇像小说叙述模式,同为奥地利人的弗洛伊德以精神治疗著名,与从事音乐的作曲家马勒有何关联?他为什么“心安理得地去度假”了?什么事情让他不安,现在却可以心安理得了?既然是马勒传记,扯出这位精神分析学家来,可以想见是马勒的精神出了危机,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危机,果然在行文到第七页的时候,阿尔玛身像出现在书中,风姿绰约的她裹在一款轻纱里,有着谜一样的眼神(阿尔玛有作曲天赋,被马勒限制了),哪怕过了近一个世纪仍让后来者感受到美的冲击,她的丈夫古斯塔夫·马勒此番依旧的消瘦,依旧地在音乐里叙述他的老去和对美的留恋。《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小快板、《第六交响曲》第三乐章如歌行板、《第九交响曲》极柔板等都是他们的写照,阿尔玛出轨如同一记闷拳将这位50岁的作曲家击倒在地,与弗洛伊德会晤后一年马勒病逝。芝加哥交响乐团演绎马勒《第六交响曲》时表现英雄经历命运的三次击打,一名女鼓手拿木槌砸向大鼓,她的迅猛有力给马勒以彻底了断。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离后再听马勒是有益的,这好比与一位朋友相处,时间所带来的距离感往往能使听者获取更多乐趣。去年我把聆听时间给了瓦格纳和布鲁克纳,虽然马勒的到来远远先于后两者,布鲁克纳的克制、瓦格纳的歌剧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马勒的不足。马勒音乐的个人色彩非常浓郁:当我寻求美时它是美的(《第二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当我寻求迷人时它是优雅的(《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鲜花与野兽的对答”、《第四交响曲》开头的雪地铃铛);当我悲伤时它是忧郁的(《第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马勒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多数人的情感。有人怀疑马勒的才能,法国作曲家皮埃尔·布列兹是其中一位,认为马勒太像个指挥家而不是作曲家,在原本十分严谨的交响乐领域里强加了吵闹混乱的因素,在我们乐迷听起来如一排排巨浪滚来的乐句被布列兹讥为“陈词滥调的感伤和吟唱”。当我静下心来听马勒时,会有“情感过分”的感受,我把马勒放下了,许久后再听,依然被波澜壮阔的乐句所打动,马勒作品有如此魅力:“你想突然、彻底地赶走它们时,它们却依然存在着。”(布列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