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乐无疆:另一部欧洲思想史

字体:16+-

第二乐章炼狱以行板开始,管弦乐绵密从容,弦乐质感极尽优美。在但丁的中世纪宇宙学中,炼狱属于上天堂的“预备班”,与永罚的地狱完全不同。我们可以形象地说——人间最像炼狱,或者人间就是炼狱。这非常适合于浪漫派的渴望,李斯特得以尽情展现细腻的一面。现代录音中加上弱音器的中提琴,搭配长笛的竖琴声,制造出相当独特的音色搭配。第二乐章最后的女声合唱“圣母颂”,因为身处天堂屋檐下,人间表现手法已经黔驴技穷,旋律已不可能优美,人声结尾营造出来的纯净气氛,已是若有若无,“绵绵似或存”。最后的低音提琴是白马入芦花,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神曲》的中世纪精神,难以用浪漫主义技法表达。困难在于,作曲家既没有足够的虔诚、冷酷表现但丁的地狱理想,而拥有的表现手法又太多。所以《但丁交响曲》反复酝酿数十年。1837年,26岁的帅哥李斯特在其但丁狂热中谱写了情感汹涌澎湃的《但丁奏鸣曲》,但李斯特太熟悉《神曲》,明白奏鸣曲表现力的困窘。在此后的岁月里,他不止一次在日记中提起这笔“欠账”:“我不能不为但丁写一首交响曲。”

随着岁月流逝,对《神曲》的情感已经从狂热崇拜变为深沉的领悟。《但丁交响曲》于1857年7月完成,此时的作曲家已人过中年,距最初为但丁动笔,时隔20年。曾经风流韵事不断的李斯特,已经袈裟在身,削发为僧。音乐成为他的“祭献”之物。李斯特的同胞、钢琴家托曼在回忆录中写道:“李斯特一生的悲剧在于:他的创作未能在观众和报纸上引起应有的反响。倒是他的改编曲和炫技性钢琴曲,知道的人还多些。‘我可以等待’,他曾经骄傲而内心辛酸地说。”

他已经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了解。这位当时举世无双的俊朗人物,才华横溢,慷慨善良。但是人们眼中永远看不到另一个李斯特,连出家为僧都被视为噱头。笨拙木讷的布鲁克纳在音乐中极尽宗教**狂喜之能事,但见到李斯特就浑身不自在。生性淡漠、厌恶华丽风格的勃拉姆斯,在极其严整的交响乐中,倾诉“我心渴慕”。还有一生致力于“拯救”的瓦格纳,这些浪漫派音乐之巅的巨人,使李斯特只成为一个配角,甚至“钢琴家”这一词条的注脚。我们不理解李斯特,因为这位瓦格纳的岳父在《坦丁交响曲》中罕见地如此远离浪漫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