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乐无疆:另一部欧洲思想史

两个“第六”:从《悲怆》看《悲剧》

字体:16+-

熟悉西方思想史的人都知道,要理解西欧思想与东欧思想的区别,最好的方式仍然是从罗马与君士坦丁堡、从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区别着手。天主教精神,即使在最绝望时刻,也不会失控。西欧思想,即使万物崩溃,也可以凭借托马斯·阿奎那的理性逻辑而屹立不倒。但东欧并不这样认为。斯拉夫人直面生活世界的悖论,在西欧存在主义产生前半个世纪,就已经预见了存在的荒谬性。要理解东西欧洲的不同,最好比较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与马勒的《悲剧》交响曲。

尽管阴郁黑暗,风雨如磐,都充满绝望与神经质甚至有些歇斯底里,但《悲剧》与《悲怆》,性格差别之大,犹若两个不同的星球。用心听的人,都会感到马勒第六交响曲的风光旖旎,不由自主地跟着连德勒舞曲手舞足蹈。然而《悲怆》会让我们潸然泪下。《悲怆》以丝毫不逊于马勒的真诚,断然拒绝任何精神“超越”,飞驰的意象与疯狂的能量,抵达心理承受的极端。然而马勒《悲剧》交响曲徘徊在绝灭的边缘,但奥地利犹太人马勒,绝不会像《悲怆》那样拒绝超生,义无反顾地走向灭绝。

从哲学上来说,《悲怆》以与贝多芬交响曲完全相反的取向,形成交响乐史上的转折点,以柴科夫斯基绝对真诚的人格,标志着交响乐的自戕。以此观照,同样为“第六”、同以“悲”为名的马勒第六交响曲,悲而不悲。毋庸置疑,马勒像许多其他伟大艺术家一样,超越自我,穿透个人生活的表象,达到伟大人道主义的高度。但是,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已经超前地属于存在主义甚至后现代。从这个意义上看,马勒是保守的。

不应当忘记,在马勒创作第六交响曲时,这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院长,义无反顾加入为法国犹太人德雷弗斯冤案平反的“我控诉”欧洲行动。马勒从来不是象牙塔里的知识分子。马勒对指挥家瓦尔特、克莱姆佩雷尔,舞台设计师罗勒等,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为了布鲁克纳作品的出版,马勒把老师同自己的收入账户挂在一起。弥留之际,他还在担心经常衣食无着的勋伯格的生计。马勒的一生,是仁者的一生、面向他人的人生。在这一点上,他与自我中心的柴科夫斯基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