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的第六交响曲,是对纯音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效忠。1901年,德彪西发表文章,宣布自贝多芬以来,已被证明的是“交响曲业已死亡”。在这部马勒交响曲中,曲式结构起承转合,圆满而纯粹,构思上是马勒所有交响曲中最具古典特质的,也是他第一部符合常规四乐章形式、调性统一的交响曲,第一乐章尤其遵守古典奏鸣曲式,有明确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但马勒不可能摆脱德彪西的预言。
以第六交响曲为中心,马勒表明他对维也纳纯音乐精神的忠贞。作品维持纯音乐特色,与当时席卷一切的歌剧潮流截然分开。马勒对纯音乐恪尽职守,表现在他对开创者海顿的敬意。在维也纳古典音乐源流中,马勒与海顿极为相似。从文化上讲,他们都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大德意志文化的产儿。尽管自幼多艰,但马勒作品中的奥地利通俗音乐、民间歌曲和舞曲,本身洋溢着波希米亚的欢乐精神。马勒时时呼天抢地,但“阴郁的”第六交响曲证明:奥地利风情依然摇曳多姿。
布鲁诺·瓦尔特说过,德国人与奥地利人的本质区别就是,德国人的格言是:“一切糟透了,但仍有希望”;奥地利人的格言是:“一切希望都没了,但并没有糟透”,这也是马勒第六交响曲意味深长的特点。
马勒与海顿的共同之处,还在于音乐上的兼收并蓄,将巴洛克时代对位技巧与民间曲调、乡村舞曲及进行曲熔为一炉。两位作曲家都是配器的革新者,都有丰富的幽默感(这一点,在马勒的作品中经常因为悲凉而被忽视,而在海顿的作品中又常被误解为缺乏深度)。
马勒的维也纳朋友弗洛伊德,一心要把“存在”压缩为人们的内心甚至童年世界。而马勒努力把我们带到外在世界。听一听第一乐章发展部那段有田园风格、配置牛铃的乐思。这部交响曲中最美的旋律,莫过于行板乐章中的一个主题,一个夏日的美妙幻想,在一种期待起伏不定中,怦然怒放,犹如阿尔卑斯山雪线上的雪绒花,这是“阿尔卑斯山”意象。第四乐章最后一下槌击,打断“阿尔卑斯山”赞美诗,春梦了无痕。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卡拉扬与柏林爱乐在巅峰时期录制的马勒“第六”,勾勒出奥地利群山连绵的优美轮廓,雨后晴岚,重峦叠嶂,那些晶莹剔透的短小乐句,勾起我们的神往。